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初探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本文研究内容、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第18-25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第18-19页
   ·和谐文化的特征第19-22页
     ·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第20页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第20-21页
     ·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第21页
     ·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第21-22页
     ·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第22页
     ·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第22页
   ·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第22-25页
     ·价值导向功能第23页
     ·矛盾化解功能第23-24页
     ·创新驱动功能第24-25页
第3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资源第25-34页
   ·和合文化的内涵第25-28页
     ·和合文化的实质第26页
     ·儒释道各家对“和合”的诠释第26-28页
   ·和合文化在和谐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价值第28-34页
     ·和合文化的特点第28-31页
     ·传统和谐观在当代的功能第31-34页
第4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西方文化资源第34-55页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第34-39页
     ·西方哲学中的和谐及其本义第34-36页
     ·西方政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想第36-39页
   ·中西和谐理念的异同第39-42页
     ·中西和谐理念的共同特点第39-41页
     ·中西和谐理念的差异第41-42页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借鉴价值第42-43页
     ·建构营造社会和谐所需的诸多机制第42-43页
     ·“和谐社会”与福利社会第43页
     ·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漫长性第43页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第43-55页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第44-47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第47-55页
第5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第55-59页
   ·继承并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和谐文化的民族性第55-56页
   ·吸收一切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增强中国和谐文化的开放性第56-57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和谐文化先进性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体运动学的客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组装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