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二氧化钛与光催化体系 | 第10-11页 |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 | 第11-12页 |
·晶型与晶面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12-15页 |
·晶型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12-14页 |
·晶面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14页 |
·TiO_2的缺陷与表面修饰 | 第14-15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15-19页 |
·液相沉积法 | 第15-16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6页 |
·物理气相沉积法 | 第16-17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7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17-18页 |
·热分解法 | 第18页 |
·其它方法 | 第18-19页 |
·二氧化钛的应用前景 | 第19-22页 |
·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 第19-20页 |
·无机污染物的处理 | 第20页 |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 第20页 |
·光催化杀菌 | 第20-21页 |
·防雾和自清洁涂层 | 第21-22页 |
·金纳米粒子与二氧化钛 | 第22页 |
·金纳米粒子的特性 | 第22-24页 |
·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 | 第23页 |
·荧光特性 | 第23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23页 |
·超分子与分子识别特性 | 第23-24页 |
·其它性质 | 第24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柠檬酸钠还原法 | 第24页 |
·相转移法 | 第24-25页 |
·胶束与反胶束法 | 第25页 |
·晶种法 | 第25页 |
·物理辅助方法(光化学、超声化学法) | 第25-26页 |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前景 | 第26-27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26页 |
·高效催化剂 | 第26-27页 |
·非线性光学 | 第27页 |
·其它领域 | 第2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29-34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半透膜的制备 | 第29-30页 |
·类球形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0页 |
·非球形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0页 |
·TiO_2薄膜的拉制 | 第30页 |
·热处理实验 | 第30-31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1页 |
·测试方法 | 第31-34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测试 | 第31-3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32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第32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第32-33页 |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组装研究 | 第34-49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组装 | 第36-44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6页 |
·金纳米粒子的粒径选择 | 第36页 |
·过量无机盐的去除 | 第36-37页 |
·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自组装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KBH_4加入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过滤影响 | 第38-40页 |
·类球形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金纳米粒子的组装花样及组装机理研究 | 第42-44页 |
·晶种法制备非球形金纳米粒子 | 第44-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4页 |
·晶种生长溶液的配制 | 第44页 |
·晶种法制备非球形金纳米粒子 | 第44页 |
·过量无机盐的去除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晶种法介绍 | 第44-45页 |
·非球形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5-46页 |
·CTAB的作用与不同形状金纳米粒子生长机理研究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TiO_2薄膜的制备及担载金纳米粒子的影响 | 第49-69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TiO_2薄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51-63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二氧化钛溶胶的配制 | 第51页 |
·二氧化钛薄膜的拉制 | 第51页 |
·二氧化钛薄膜的烧制 | 第51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TiO_2薄膜的催化特性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二氧化钛多孔薄膜的形态 | 第52-53页 |
·甲基橙吸光度曲线的绘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54页 |
·催化介质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烧结温度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TiO_2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8页 |
·H_2O_2加入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液层厚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TiO_2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力分析 | 第60页 |
·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机理研究 | 第60-63页 |
·金纳米粒子担载对TiO_2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63-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Au/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63页 |
·Au/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Au/TiO_2薄膜的表面形态及XRD谱图 | 第63-64页 |
·以水为催化介质的光催化降解 | 第64-65页 |
·以H_2O_2为催化介质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65-66页 |
·Au/TiO_2增强光催化性能机理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组装研究 | 第69-70页 |
·TiO_2薄膜的制备及担载金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