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语第11-12页
目录第12-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32页
   ·课题的提出第16-17页
   ·青枯病研究进展第17-25页
     ·青枯病菌的研究概况第17-20页
     ·植物抗病机制及病原与植物的互作第20-21页
     ·抗青枯病研究进展第21-24页
     ·问题与探讨第24-25页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第25-28页
     ·图位克隆第25-26页
     ·转座子标签法第26页
     ·抗病基因类似物法第26-27页
     ·转录水平上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第27-28页
   ·抑制差减杂交第28-30页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8页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的发展第28-29页
     ·SSH方法在植物基因分离上的应用第29-30页
     ·小结第3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30-31页
   ·总体设计第31-32页
第二章 几种马铃薯抗青枯病鉴定方法的比较第32-41页
   ·引言第3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供试青枯病菌株及材料第32页
     ·青枯病菌的培养第32页
     ·青枯病菌接种第32-33页
     ·抗病性评价方法和标准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茎枝菌液共培养法与灌根法和毛细管菌液滴注法鉴定马铃薯的比较第33-37页
     ·茎枝菌液共培养法与灌根法及毛细管菌液滴注法鉴定番茄的比较第37-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三章 青枯病菌胁迫下的马铃薯早期基因表达第41-70页
   ·引言第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6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41-42页
     ·总 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第42页
     ·SSH文库的构建第42-44页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4-45页
     ·差减文库筛选第45页
     ·Northern印迹第45页
     ·半定量 RT-PCR验证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65页
     ·试验材料的选择及取材时间的确定第46页
     ·总 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第46-47页
     ·cDNA的合成及合成效率检测第47-48页
     ·接头连接效率及差减杂交效率检测第48-49页
     ·差减产物克隆及文库质量评价第49-50页
     ·测序和差异表达片段的筛选第50-53页
     ·差异表达片段的Northern和 RT-PCR验证第53-54页
     ·基因的功能分析第54-55页
     ·抗病相关基因第55-65页
   ·讨论第65-70页
     ·基于 SSH方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第65页
     ·SSH是获得新基因和低丰度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第65-66页
     ·信号识别相关 EST第66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第66-67页
     ·过敏反应与系统获得性抗性第67-68页
     ·马铃薯与青枯病菌互作中的抗病防御第68-70页
第四章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cDNA的分离及表达分析第70-85页
 第一节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全长)cDNA的获得第70-78页
     ·引言第70页
     ·材料与方法第70-72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70页
       ·总 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70-71页
       ·RACE第71-72页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第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总 RNA的提取第72-73页
       ·RACE-PCR产物分析第73页
       ·序列分析第73-77页
     ·讨论第77-78页
 第二节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第78-85页
     ·引言第78页
     ·材料与方法第78-79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78页
       ·总 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78页
       ·青枯病菌和 JA诱导表达第78-79页
     ·结果与分析第79-82页
       ·两个具有全长cDNA基因的青枯病菌及 JA诱导表达第79-80页
       ·尚未获得全长cDNA基因的JA诱导表达第80-82页
     ·讨论第82-85页
       ·蛋白酶抑制子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第82-83页
       ·PMEI与 PME协同作用调节细胞壁的稳定性和参与细胞壁的重建第83页
       ·植物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防御第83-84页
       ·磷酸酯酶 2C对 JA的响应第84页
       ·蛋白激酶 Pti1类似物可能功能第84-85页
第五章 cDNA文库结合 RACE方法克隆马铃薯 DnaJ-like基因全长cDNA第85-95页
 第一节 富集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 SMART-cDNA文库的构建第85-90页
     ·引言第85页
     ·材料与方法第85-87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85页
       ·双链cDNA合成第85-86页
       ·双链cDNA的酶切与连接第86页
       ·噬菌体的体外包装第86页
       ·效价测定与文库扩增第86-87页
     ·结果与分析第87-88页
       ·总RNA抽提第87页
       ·双链cDNA合成及分级分离第87-88页
       ·文库质量检测第88页
     ·讨论第88-90页
 第二节 马铃薯DnaJ-like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第90-95页
     ·引言第90页
     ·材料与方法第90-91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90页
       ·目的基因5’端序列的扩增第90页
       ·茉莉酸诱导表达第90-91页
     ·结果与分析第91-93页
       ·马铃薯DnaJ-like基因的分离第91页
       ·序列分析第91-93页
       ·马铃薯DnaJ-like基因的诱导表达第93页
     ·讨论第93-95页
第六章 结论第95-96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7页
附录第117-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作者简历第122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下一篇:圆叶牵牛花青素代谢途径的基因型变异与花色变异的进化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