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与方法 | 第8-19页 |
| 1 材料 | 第8-10页 |
| 1.1 病例选择 | 第8-9页 |
| 1.2 临床资料 | 第9页 |
| 1.3 治疗药物 | 第9-10页 |
| 1.4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10页 |
| 2 方法 | 第10-12页 |
| 2.1 治疗方法 | 第10页 |
| 2.2 观察指标 | 第10-11页 |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1页 |
| 2.4 统计方法 | 第11-12页 |
| 3 结果 | 第12-13页 |
| 3.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 第12页 |
| 3.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 第12页 |
| 3.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比较 | 第12页 |
| 3.4 两组治疗前后BUN、Scr、LN、C-Ⅳ结果 | 第12-13页 |
| 3.5 两组治疗前后Hb、血K、24hupq、ALT结果 | 第13页 |
| 4 讨论 | 第13-18页 |
| 4.1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 | 第13-14页 |
| 4.2 杏丁的成分和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 4.3 杏丁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 第15-16页 |
| 4.4 杏丁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Ⅳ、LN的影响 | 第16-17页 |
| 4.5 杏丁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 5 结语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 中医药治疗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 | 第21-26页 |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