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说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热轧生产过程简介 | 第9-10页 |
·加热炉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系统介绍 | 第10-12页 |
·加热炉结构、工艺简介 | 第10-11页 |
·加热炉控制系统介绍 | 第11-12页 |
·加热炉炉温优化控制的研究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加热炉炉温优化控制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加热炉炉温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加热炉炉温优化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2 基于传热机理的钢坯温度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16-30页 |
·建立钢坯温度预报模型的意义 | 第16页 |
·基于传热机理的钢坯多维温度分布模型 | 第16-24页 |
·钢坯导热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19-23页 |
·钢坯导热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 | 第23页 |
·钢坯的平均预报温度 | 第23-24页 |
·结合工程实际的钢坯二维状态空间温度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24-28页 |
·钢坯二维状态空间温度预报模型与一维模型的比较 | 第28-29页 |
·钢坯温度预报模型的修正方法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加热炉炉温优化设定值的求解方法 | 第30-46页 |
·确定加热炉炉温优化分布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炉温分布模型的确定 | 第31-32页 |
·炉温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目标函数的优化计算 | 第33-41页 |
·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基础以及特点 | 第33-35页 |
·遗传算法在炉温优化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仿真研究 | 第38-40页 |
·遗传优化算法与常规优化算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炉温优化设定值的在线补偿策略 | 第41-45页 |
·基于钢坯温度预报值与理想值之间偏差的 PID补偿策略 | 第42页 |
·仿真实验 | 第42-44页 |
·基于钢坯出炉温度的专家经验炉温设定值动态调整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加热炉过程控制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 第46-56页 |
·建立加热炉过程控制仿真实验平台的意义 | 第46-47页 |
·加热炉过程控制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加热炉过程控制仿真实验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48-52页 |
·平台的硬件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平台的软件结构设计 | 第49-52页 |
·加热炉过程控制仿真实验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52-56页 |
5 工艺模型站和仿真分析站中的主要模块设计 | 第56-70页 |
·平台工艺模型站的结构和功能 | 第56-58页 |
·工艺模型站的结构设计 | 第56页 |
·工艺模型站功能模块划分 | 第56-58页 |
·模拟屏模块的设计 | 第58-59页 |
·模型库模块的设计 | 第59-61页 |
·建模的概念 | 第59-60页 |
·模型的建立和简化 | 第60-61页 |
·在 Matlab中对工艺过程参数建模 | 第61页 |
·模拟屏模块与模型库模块的通信设计 | 第61-66页 |
·平台仿真分析站中仿真运行模块设计 | 第66-69页 |
·仿真运行模块的结构设计 | 第66-67页 |
·仿真运行模块的主模块设计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