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的意义、应用价值及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船舶分舱与概率破损稳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2.1 船舶分舱与概率破舱稳性衡准计算方法 | 第10-11页 |
1.2.2 国外分舱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2.3 国内分舱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4 国外概率破舱稳性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5 国内概率破舱稳性研究概况 | 第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船舶破损稳性衡准计算方法概述 | 第15-49页 |
2.1 确定性计算方法 | 第18-26页 |
2.1.1 船舶破损后浮态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2.1.2 船舶破损后稳性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2.2 概率计算方法 | 第26-35页 |
2.2.1 衡准要求 | 第26-28页 |
2.2.2 浸水概率因数P_i及其缩减因素r | 第28-32页 |
2.2.3 残存概率S_i | 第32-33页 |
2.2.4 水平水密间隔不破损概率的缩减因素V_i | 第33-35页 |
2.3 概率计算方法规则解释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9页 |
2.3.1 规则解释 | 第35-42页 |
2.3.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9页 |
3 分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3.1 压载舱布置对分舱的影响 | 第50-54页 |
3.1.1 常用压载舱型式 | 第50-52页 |
3.1.2 压载舱组合型式 | 第52-53页 |
3.1.3 不同压载舱(组合)对分舱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 双层底高度及舷边舱宽度对分舱的影响 | 第54页 |
3.3 货油舱长度及数量对分舱的影响 | 第54-56页 |
4 基于船型的船舶舱室定义算例 | 第56-82页 |
4.1 船体舱室定义 | 第56-67页 |
4.1.1 舱室分类 | 第56-58页 |
4.1.2 舱室要素 | 第58-65页 |
4.1.3 各类舱室的定义方法 | 第65-67页 |
4.2 舱室自动定义程序实现 | 第67-73页 |
4.2.1 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 第67-69页 |
4.2.2 ActiveX 模型 | 第69-72页 |
4.2.3 AutoCAD下自动分舱功能的开发 | 第72-73页 |
4.3 程序算例 | 第73-82页 |
4.3.1 驳船算例 | 第73-78页 |
4.3.2 26000DWT成品油船算例 | 第78-82页 |
5 概率破舱稳性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82-99页 |
5.1 分舱方案的提出 | 第82-83页 |
5.2 不同分舱方案的概率破舱稳性计算与分析 | 第83-95页 |
5.2.1 不同舱室长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3-94页 |
5.2.2 边舱宽度与船宽比值变化结果及分析 | 第94-95页 |
5.3 影响分舱指数 A的要素分析及总结 | 第95-99页 |
5.3.1 影响分舱指数 A的主要因素 | 第95-97页 |
5.3.2 提高分舱指数 A的主要措施 | 第97-98页 |
5.3.3 合理分舱准则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