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网上银行及监管概述 | 第10-22页 |
一、网上银行概述 | 第10-15页 |
(一) 网上银行的法律界定 | 第10-12页 |
(二) 网上银行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 网上银行的法律关系 | 第13-15页 |
二、网上银行的风险概述 | 第15-18页 |
(一) 网上银行的系统风险 | 第16页 |
(二) 网上银行的业务风险 | 第16-18页 |
三、网上银行的监管 | 第18-22页 |
(一) 网上银行监管的法律界定 | 第18-19页 |
(二) 网上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发达国家及地区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及启示 | 第22-32页 |
一、发达国家及地区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第22-28页 |
(一) 美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第22-24页 |
(二) 欧盟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第24-26页 |
(三) 新加坡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第26-27页 |
(四) 我国香港地区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第27-28页 |
二、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国际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2页 |
(一) 网上银行监管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8-29页 |
(二) 倾向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监管目标 | 第29页 |
(三) 基本沿用传统银行监管原则 | 第29页 |
(四) 修改补充或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监管体系 | 第29-30页 |
(五) 相关法律实施和安全保障上的启示 | 第30页 |
(六) 监管内容上的启示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一、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进步之处 | 第32-34页 |
(一) 我国网上银行总体监管框架上的进步之处 | 第32-33页 |
(二) 我国网上银行具体监管制度上的进步之处 | 第33-34页 |
二、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一) 我国网上银行总体监管框架上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二) 我国网上银行具体监管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构想及完善 | 第38-50页 |
一、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38-42页 |
(一) 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 第38-39页 |
(二) 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 | 第39-41页 |
(三) 转变我国网上银行的机构型监管体制 | 第41-42页 |
二、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42-50页 |
(一) 灵活规定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 | 第42-44页 |
(二) 重视网上银行的风险性监管 | 第44-46页 |
(三) 对网上银行与客户之间法律关系予以明确规定 | 第46页 |
(四) 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 第46-48页 |
(五) 加强网上银行业自律性监管 | 第48页 |
(六) 加强国际间网上银行监管的合作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