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赋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强制效力的路径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5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9-13页
        (一) 相关研究的阶段性要点第9-12页
        (二) 相关研究的理论争点与文献综述第12-13页
    三、论证结构与写作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指导性案例类型化中的新类型指导性案例第15-31页
    一、相关概念梳理第15-19页
        (一) 案例指导制度及其发展过程第15-17页
        (二) 指导性案例及其必备要件第17-18页
        (三)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及其含义界定第18-19页
    二、指导性案例的类型化第19-25页
        (一) 指导性案例类型化的必要性第19-21页
        (二) 指导性案例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第21-24页
        (三) 各种类型关系中的新类型指导性案例第24-25页
    三、新类型指导性案例的辨别与提取第25-31页
        (一)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的辨别第25-27页
        (二)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的提取第27-31页
第二章 赋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以强制效力的必要性论证第31-38页
    一、作为讨论前提的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第31-32页
        (一) 指导性案例效力之争第31-32页
        (二) 本文关于指导性案例效力的基本立场第32页
    二、案例指导制度所处困境需要赋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以强制效力第32-34页
        (一) 效力不明使案例指导制度沦为“僵尸制度”第32-33页
        (二) 效力不明使案例指导制度的独特功能难以发挥第33-34页
    三、赋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以强制效力的意义第34-38页
        (一)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能够产生续造法律的效果第34-35页
        (二)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能够发挥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第35-36页
        (三)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更可能被遴选且适用率高第36-38页
第三章 赋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以强制效力的可行方案第38-48页
    一、可行方案的论证前提第38-41页
        (一) 赋予新类型案例强制效力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非冲突性第38-39页
        (二) 新类型指导性案例与案例指导制度的非契合性第39-41页
    二、方案一: 二次类型化基础上强制效力赋予方案第41-44页
        (一) 方案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强制效力第41页
        (二) 方案需要明确的事项第41-44页
    三、方案二: 与案例指导制度剥离而与司法批复结合方案第44-48页
        (一) 方案内容: 新类型案例作为司法批复的一种类型第44-45页
        (二) 方案面临的理论难题: 批复与新类型案例能否“兼容”第45页
        (三) 方案的优势第45-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押青少年的创伤相关语词分析及叙事疗法干预研究
下一篇:BEPS之下关联交易避税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