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在押青少年的创伤相关语词分析及叙事疗法干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 心理创伤第13-15页
        1.1 心理创伤的界定第13-14页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方法第14-15页
    2 语词特征分析第15-17页
        2.1 语词特征分析的简介第15-16页
        2.2 语词特征分析的工具第16-17页
    3 叙事疗法的概述第17-19页
        3.1 叙事疗法简介第17-18页
        3.2 叙事疗法的主要方法第18-19页
        3.3 叙事疗法的适用范围以及效果第19页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4.1 在押青少年心理创伤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4.2 心理创伤的相关语词特征第20-21页
        4.3 针对创伤个体的叙事疗法研究第21-22页
    5 过往研究的不足第22-23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想第23-26页
    1 问题提出第23页
    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23-24页
        2.1 理论意义第23页
        2.2 实践意义第23-24页
        2.3 创新之处第24页
    3 研究设计与思路第24-26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假设第24页
        3.3 研究方法第24-25页
        3.4 研究思路第25-26页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与结果第26-55页
    研究一: 在押青少年的创伤暴露现状调查第26-34页
        1 研究目的第26页
        2 研究假设第26页
        3 研究方法第26-27页
            3.1 研究对象第26页
            3.2 研究工具第26-27页
            3.3 数据分析第27页
        4 研究结果第27-32页
            4.1 在押青少年创伤事件发生率第28-29页
            4.2 创伤经历具体暴露情况第29-30页
            4.3 在押青少年创伤后症状分数第30-31页
            4.4 在押青少年创伤后症状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第31-32页
        5 讨论第32-34页
            5.1 在押青少年创伤暴露总体情况第32-33页
            5.2 在押青少年创伤后症状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第33-34页
    研究二: 在押青少年创伤相关语词分析第34-39页
        1 研究目的第34页
        2 研究假设第34页
        3 研究方法第34-35页
            3.1 研究对象第34页
            3.2 研究方法第34页
            3.3 研究工具第34-35页
            3.4 数据分析第35页
        4 研究结果第35-38页
            4.1 在押青少年创伤暴露程度与代词、时间词的相关第36页
            4.2 在押青少年创伤暴露程度与情绪词的相关第36-37页
            4.3 在押青少年创伤暴露程度与认知词的相关第37-38页
        5 讨论第38-39页
            5.1 在押青少年的创伤相关语词分析第38-39页
    研究三: 叙事治疗对在押青少年创伤后症状的干预效果研究第39-55页
        1 研究目的第39页
        2 研究假设第39页
        3 研究方法第39-42页
            3.1 研究对象第39页
            3.2 研究工具第39页
            3.3 干预过程第39-40页
            3.4 干预步骤第40-42页
            3.5 数据分析第42页
        4 量化研究结果第42-43页
            4.1 语词特征前后测差异比较第42-43页
            4.2 创伤后症状量表均值前后测差异比较第43页
        5 质性研究结果第43-53页
            5.1 来访者A的结果分析第43-47页
            5.2 来访者B的结果分析第47-50页
            5.3 来访者C的结果分析第50-53页
        6 讨论第53-55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第55-61页
    1 在押青少年的创伤暴露现状第55-56页
    2 在押青少年暴露程度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6页
    3 在押青少年的创伤相关语词特征分析第56-58页
        3.1 在押青少年代词和时间指向词的使用分析第56-57页
        3.2 在押青少年情绪词的使用分析第57-58页
        3.3 在押青少年认知词的使用分析第58页
    4 叙事疗法干预分析第58-60页
        4.1 在押青少年心理创伤的干预对策第58-59页
        4.2 叙事疗法干预效果分析第59-60页
    5 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经历第69-70页
附录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温应变片的焦炭塔高温应力测试技术研究
下一篇:赋予新类型指导性案例强制效力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