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血压异常论文--高血压论文

耳穴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英文缩略语第6-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第12-18页
    1.研究方法第12页
    2.诊断标准第12-13页
    3.纳入标准第13-14页
    4.排除标准第14页
    5.脱落标准第14页
    6.研究设计第14-17页
    7.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第17-18页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第18-38页
    1.一般资料第18-19页
    2.一般基线分析第19-21页
        2.1 两组高血压受试者年龄分布情况第19页
        2.2 两组高血压受试者性别分布情况分析第19页
        2.3 两组高血压受试者入组时血压数值分析第19-20页
        2.4 两组高血压受试者入组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第20页
        2.5 两组高血压受试者入组时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医次要症候积分分布情况第20-21页
        2.6 两组高血压受试者入组时肾功能情况分析第21页
    3.入组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基本情况分析第21-23页
        3.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情况第21页
        3.2 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程关系第21-22页
        3.3 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中医辨证分型与BMI指数关系第22页
        3.4 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中医体质分布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第22-23页
    4.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第23-38页
        4.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压数值变化情况比较第23-24页
        4.2 各疗程两组受试者血压数值变化情况比较第24-26页
        4.3 两组降压疗效评价第26-27页
        4.4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降压效果观察第27-30页
        4.5 两组受试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第30-34页
        4.6 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情况分析第34-35页
        4.7 各证型不同季节间血压下降情况分析第35-38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8-52页
    1.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模式第38-40页
        1.1 传统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第39页
        1.2 新型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第39-40页
    2.原发性高血压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第40-43页
        2.1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第40-41页
        2.2 原发性高血压现代医学防治进展第41-43页
    3.传统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第43-46页
        3.1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认识第43-45页
        3.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辨证分型第45-46页
    4.耳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第46-52页
        4.1 耳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医学基础第46页
        4.2 耳穴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基础第46页
        4.3 耳穴取穴依据及研究进展第46-52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52页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第60-66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二 :CRF表第6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下一篇:肺岩宁方治疗精气两亏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