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肺岩宁方治疗精气两亏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14-28页
    1.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4-18页
        1.1 研究对象来源及样本量估算第14页
        1.2 诊断标准第14-15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14页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第14页
            1.2.3 纳入标准第14-15页
            1.2.4 排除标准第15页
            1.2.5 剔除标准第15页
            1.2.6 脱落标准第15页
        1.3 研究分组第15页
        1.4 治疗方法第15页
            1.4.1 药物组成及制备第15页
            1.4.2 给药方法第15页
        1.5 观察指标第15-16页
            1.5.1 主要观察指标第15-16页
            1.5.2 次要观察指标第16页
            1.5.3 安全性指标第16页
        1.6 疗效判定标准第16-17页
            1.6.1 主要疗效判定标准第16页
            1.6.2 次要疗效判定标准第16-17页
            1.6.3 安全性指标第17页
        1.7 统计方法第17-18页
    2.结果第18-28页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第18-21页
            2.1.1 性别第18页
            2.1.2 年龄第18-19页
            2.1.3 体重第19页
            2.1.4 病理类型第19-20页
            2.1.5 分期第20页
            2.1.6 卡氏评分第20-21页
            2.1.7 Piper疲乏自评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总评分第21页
        2.2 疗效观察第21-28页
            2.2.1 治疗前后Piper疲乏自评量表评分变化第21-24页
            2.2.2 治疗前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特异量表(EORTC QLQ-LC43 量表)评分变化第24-26页
            2.2.3 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变化第26-27页
            2.2.4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表评分变化第27页
            2.2.5 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第27-28页
            2.2.6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第28页
            2.2.7 安全性观察第28页
第二部分 讨论第28-45页
    1.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第28-32页
        1.1 对癌因性疲乏的现代医学认识第28-30页
        1.2 对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认识第30-32页
    2.肺岩宁方的组方原则及研究进展第32-36页
        2.1 肺岩宁方的组方由来第32-33页
        2.2 肺岩宁方的组方原则第33-34页
        2.3 肺岩宁方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第34-36页
    3.对拆方的认识第36-38页
    4.肺岩宁方拆方的理论依据和目的第38-40页
        4.1 肺岩宁方拆方的理论依据第38-39页
            4.1.1 肺岩宁方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理论依据第38-39页
            4.1.2 肺岩宁方的前期拆方研究背景第39页
        4.2 肺岩宁方拆方研究的目的第39-40页
    5.结果分析第40-43页
        5.1 Piper疲乏自评量表评分方面第40-42页
        5.2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特异量表评分方面第42-43页
        5.3 卡氏评分方面第43页
        5.4 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方面第43页
        5.5 免疫指标方面第43页
        5.6 肿瘤标志物方面第43页
    6.安全性分析第43页
    7.研究不足及展望第43-44页
    8.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附录1 ——综述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第52-58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2 ——Piper疲乏自评量表第58-60页
附录3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特异量表(EORTC QLQ-LC43)第60-63页
附录4 ——卡氏评分第63-64页
附录5 ——临床症状分级评分表第64-66页
附录6 ——个人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耳穴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穴位埋线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