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1-13页 |
第一节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 | 第9-11页 |
一、教学目标由传承走向创新 | 第9-10页 |
二、教学时空由封闭走向开放 | 第10页 |
三、教学内容由间接走向直接 | 第10页 |
四、教学方式由分散走向集约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多媒体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 | 第11-13页 |
一、视听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 第11页 |
二、资源丰富,拓宽学习空间 | 第11-12页 |
三、化繁为简、节约课堂时间 | 第12页 |
四、搭建平台、扩大授课范围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适应时代发展的网络作文教学 | 第13-24页 |
第一节 对当代作文教学的反思 | 第13-18页 |
一、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13-16页 |
二、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中学写作教学的课程标准 | 第18-20页 |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的“课程目标” | 第18-19页 |
二、“课程目标”所体现的写作教学的理念和方向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 | 第20-24页 |
一、写作动机的自主化 | 第21页 |
二、写作资源的丰富性 | 第21-22页 |
三、写作过程的开放性 | 第22页 |
四、作文修改的便捷性 | 第22-23页 |
五、作文讲评的高效性 | 第23页 |
六、作品的成果化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第一节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论 | 第24-26页 |
一、有意义学习论 | 第24-25页 |
二、学生中心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倡导探索发现的建构主义理论 | 第26-29页 |
一、学习的建构性 | 第26-27页 |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实施模式 | 第29-39页 |
第一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第29-32页 |
一、演示材料 | 第29-30页 |
二、开拓思路 | 第30-31页 |
三、网上阅读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整合信息,培养学生写作创新 | 第32-35页 |
一、自主搜索 | 第32-33页 |
二、协作编辑 | 第33-35页 |
第三节 交互评议,提高作文讲评效率 | 第35-37页 |
一、例文赏析 | 第35-36页 |
二、自由点评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完善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 第37-39页 |
一、文章修改 | 第37页 |
二、网上发布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网络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展望 | 第39-46页 |
第一节 网络作文教学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9-42页 |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 第39-40页 |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 第40-42页 |
三、网络作文教学应逐步推进 | 第42页 |
第二节 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 | 第42-46页 |
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 第42-44页 |
二、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 | 第44-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