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S的CDMA2000抗衰落技术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6-7页 |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点 | 第7页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 第7-10页 |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介绍 | 第10页 |
·4G的定义及其技术要求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cdma2000 系统介绍 | 第12-24页 |
·cdma2000 标准演进过程 | 第12-13页 |
·IS-2000 标准概况 | 第13-14页 |
·cdma2000 的物理层 | 第14-24页 |
·cdma2000 物理层的主要特性 | 第14-16页 |
·cdma2000 信道调制参数和技术 | 第16-19页 |
·cdma2000 前向信道结构 | 第19-21页 |
·cdma2000 反向物理信道结构 | 第21-24页 |
第三章 通信系统仿真与ADS软件平台 | 第24-31页 |
·通信系统仿真概述 | 第24-25页 |
·选择ADS的原因 | 第25-26页 |
·仿真的流程 | 第26页 |
·ADS中的仿真器 | 第26-31页 |
第四章 分集接收与扩频通信系统 | 第31-43页 |
·分集接收 | 第31-38页 |
·分集接收的概念 | 第31页 |
·分集技术的分类 | 第31-32页 |
·显分集的合并技术 | 第32-38页 |
·扩频通信系统 | 第38-43页 |
·扩频通信原理 | 第38-39页 |
·扩频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39页 |
·扩频通信的主要特征 | 第39-41页 |
·直接序列扩频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抗衰落系统仿真的结果及分析 | 第43-57页 |
·OTD(正交发送分集)系统 | 第43-47页 |
·OTD编码算法 | 第43-44页 |
·ADS中的原理图设计 | 第44-46页 |
·仿真结果图 | 第46-47页 |
·DS(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 第47-52页 |
·DS的原理图 | 第47-49页 |
·DS的仿真结果 | 第49-50页 |
·AWGN、OTD与DS的比较 | 第50-52页 |
·MC(多载波发送分集)系统 | 第52-54页 |
·MC原理图 | 第53页 |
·MC仿真结果 | 第53-54页 |
·功率模型分析 | 第54-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