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图画书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课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的现状 | 第10-14页 |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 | 第1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六、本文期待的理论创新与研究价值 | 第14-16页 |
第1章: 小学低段开展图画书教学的意义 | 第16-29页 |
一、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16-20页 |
1、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现状 | 第16-18页 |
2、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18-19页 |
3、图画书教学:改变现状的对策思考 | 第19-20页 |
二、小学低段开展图画书阅读教学的依据 | 第20-23页 |
1、《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性质定位 | 第21-22页 |
2、《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 | 第22-23页 |
三、图画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 第23-29页 |
1、图画书阅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 第24-27页 |
2、图画书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 第27-29页 |
第2章:图画书的意义生成与特征 | 第29-40页 |
一、图画书简介 | 第29-31页 |
1、图画书的定义 | 第29-30页 |
2、图画书的历史溯源 | 第30-31页 |
二、图画书的美术语言的构成及其意味 | 第31-37页 |
1、开本与装帧 | 第31-34页 |
2、结构与构图 | 第34-35页 |
3、造型与色彩 | 第35-36页 |
4、细节、笔触和风格 | 第36-37页 |
三、图画书的意义生成特征 | 第37-40页 |
1、意义生成的绘画性 | 第37-38页 |
2、意义生成的传达性 | 第38页 |
3、审美陶冶的趣味性 | 第38-40页 |
第3章:小学低段实施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40-44页 |
一、图画书选择的标准 | 第40-41页 |
二、图画书阅读策略实施的基本要求 | 第41-44页 |
第4章: 小学低段实施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 第44-51页 |
一、品味语言,感受文字之妙 | 第44-45页 |
二、指导读图,感受图画之美 | 第45-47页 |
三、想象情节,感受节奏之趣 | 第47-48页 |
四、理解内涵,感悟情感之美 | 第48-51页 |
第5章:小学低段实施图画书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 | 第51-60页 |
一、赏读法 | 第51-53页 |
二、表演法 | 第53-54页 |
三、想象法 | 第54-56页 |
四、自制图书法 | 第56-57页 |
五、提问法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