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养的新建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2页
 (一) “素质”与“素养”第10-11页
 (二) “教师素质”与“教师素养”第11-12页
一、语文新课标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第12-24页
 (一) 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创新第12-16页
  1. 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第12-13页
  2. 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第13-14页
  3. 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新第14-15页
  4. 语文课程资源观的创新第15页
  5. 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第15-16页
 (二) 语文新课标理念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第16-24页
  1. 新课程的开发者和个性化课堂的建设者第17-20页
  2. 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第20-21页
  3. 学生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第21-23页
  4. 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性研究者第23-24页
二、适应于新角色的语文教师素养构建第24-64页
 (一) 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第25-39页
  1. 高品位的语感能力第25-31页
  2. 广博的语文知识第31-34页
  3. 灵动的语文情趣第34-36页
  4. 开放的语文思维第36-39页
 (二) 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第39-64页
  1. 调研学生的能力第39-42页
  2. 建构文本的能力第42-46页
  3. 倾听学生的能力第46-49页
  4. 多边对话的能力第49-54页
  5. 开放评价的能力第54-57页
  6. 教学反思的能力第57-60页
  7. “以生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第60-64页
三、语文教师素养发展的内在保障第64-69页
 (一) 强化职业认同感第64-65页
 (二) 开展深度研读第65-67页
 (三) 践行心灵写作第67-68页
 (四) 推行教学科研第68-69页
四、语文教师素养优化的制度保证第69-78页
 (一) 重建学校文化第69-70页
 (二) 创新教学管理第70-72页
 (三) 更新师训范式第72-78页
  1. 师本培训的理念和特征第73-74页
  2. 师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第74-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裂解甲基化气相色谱法的若干影响因素探讨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听证制度的适用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