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1.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茶饮料中茶乳酪的形成与单宁酶的应用 | 第8-9页 |
·茶乳酪的形成机理 | 第8页 |
·单宁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 第8-9页 |
·单宁酶的固定化 | 第9页 |
·茶饮料的增香与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 第9-10页 |
·茶叶中的香气前体 | 第9-10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 | 第10页 |
·酶的共固定化技术 | 第10-11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0页 |
1. 试材 | 第12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1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2-20页 |
·β-葡萄糖苷酶与单宁酶的活力测定方法 | 第12-14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测定 | 第12-13页 |
·单宁酶的活力测定 | 第13页 |
·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相互间的活力影响 | 第13-14页 |
·共固定化载体及共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 第14-15页 |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共固定化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 | 第14页 |
·以壳聚糖为载体共固定化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 | 第14-15页 |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共固定化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 | 第15页 |
·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共固定化条件的优化 | 第15-17页 |
·前交联戊二醛浓度的确定 | 第15-16页 |
·前交联时间的确定 | 第16页 |
·前交联温度的确定 | 第16页 |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的确定 | 第16页 |
·硬化剂CaC12 浓度的确定 | 第16页 |
·硬化时间的确定 | 第16页 |
·后交联戊二醛浓度的确定 | 第16页 |
·后交联温度的确定 | 第16-17页 |
·后交联时间的确定 | 第17页 |
·共固定化酶的性质研究 | 第17-18页 |
·共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 | 第17页 |
·共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 第17页 |
·共固定化酶的最适pH | 第17页 |
·共固定化酶的pH 稳定性 | 第17页 |
·共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 | 第17-18页 |
·金属离子对液酶和共固定化酶的活力影响 | 第18页 |
·共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 | 第18页 |
·共固定化酶的操作半衰期 | 第18页 |
·共固定化酶对茶饮料的除混和增香效果 | 第18-20页 |
·茶汁制备 | 第18页 |
·共固定化酶的处理 | 第18页 |
·香气分析 | 第18-19页 |
·儿茶素组分分析 | 第19页 |
·共固定化酶处理绿茶汁的抗沉淀效果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45页 |
1. 单宁酶与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 | 第20-22页 |
·单宁酶的活力测定及计算公式 | 第20-21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测定及计算公式 | 第21-22页 |
·单宁酶液与β-葡萄糖苷酶液相互之间的活力影响关系 | 第22页 |
·单宁酶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底物pNPG的作用 | 第22页 |
·β-葡萄糖苷酶对单宁酶活力测定底物单宁酸的作用 | 第22页 |
·单宁酶的存在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的影响 | 第22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存在对单宁酶活力测定的影响 | 第22页 |
2. 共固定化载体及共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 第22-23页 |
3. 共固定化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 | 第23-28页 |
·前交联戊二醛浓度 | 第23-24页 |
·前交联时间 | 第24页 |
·前交联温度 | 第24-25页 |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 | 第25页 |
·硬化剂CaC12的浓度 | 第25-26页 |
·硬化时间 | 第26页 |
·后交联戊二醛浓度 | 第26-27页 |
·后交联温度 | 第27页 |
·后交联时间 | 第27-28页 |
4. 共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28-34页 |
·共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 | 第28页 |
·共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 第28-29页 |
·共固定化酶的最适pH | 第29-30页 |
·共固定化酶的pH稳定性 | 第30页 |
·金属离子对β-葡萄糖苷酶和单宁酶的液酶和共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30-32页 |
·金属离子对β-葡萄糖苷酶液酶和共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金属离子对单宁酶液酶和共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共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 | 第32-33页 |
·共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 | 第33页 |
·共固定化酶的操作半衰期 | 第33-34页 |
5. 共固定化酶对茶饮料的增香和除混效果 | 第34-41页 |
·共固定化酶对茶饮料的增香效果 | 第34-37页 |
·共固定化酶处理对茶饮料的除混效果 | 第37-41页 |
·共固定化酶处理对茶饮料中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 第37-40页 |
·贮藏温度对绿茶饮料浊度的影响 | 第40页 |
·贮藏时间对绿茶饮料浊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页 |
1. 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测定方法 | 第41页 |
2. 共固定化载体和共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 第41-42页 |
3. 共固定化条件和共固定化酶的性质 | 第42-43页 |
4. 共固定化酶对茶饮料的除混和增香效果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