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3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4-38页 |
| 综述一 中医复方效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 1.方剂的配伍研究 | 第14-17页 |
| 2.方剂物质基础的研究 | 第17-20页 |
| 3.方剂功效的研究 | 第20-21页 |
| 4.方药与证候关系的研究 | 第21-26页 |
| 综述二 柴胡-黄芩药对中的几种单体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26-38页 |
| 1.黄芩苷 | 第26-29页 |
| 2.槲皮素 | 第29-32页 |
| 3.丁香酚 | 第32-33页 |
| 4.芳樟醇 | 第33-38页 |
| 第二部分 效应阈值下中药多成分的生物效应模式 | 第38-78页 |
| 前言 | 第38-41页 |
| 课题设计 | 第41-42页 |
| 研究一 BRL-3A大鼠肝细胞CCl_4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42-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 结果 | 第44-48页 |
| 讨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研究二 黄芩苷、槲皮素、丁香酚、芳樟醇体外保肝作用及其最低有效浓度研究 | 第51-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 结果 | 第55-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研究三 效阈浓度下四种成分配伍的保肝效应 | 第61-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 结果 | 第64-66页 |
| 讨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 研究四 优化成分配方的量-效关系 | 第69-7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 结果 | 第71-72页 |
| 讨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 研究五 体外优化的中药成分配方效应在动物整体上的复验 | 第74-7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 结果 | 第75-76页 |
| 讨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 综合讨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