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混凝土损伤本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损伤变量的定义和演化规律 | 第12-13页 |
1.3.2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混凝土弹-粘塑性单轴和平面动力本构模型 | 第17-35页 |
2.1 混凝土弹-粘塑性单轴动力本构模型 | 第17-20页 |
2.1.1 混凝土弹-粘塑性单轴动力模型 | 第17-19页 |
2.1.2 弹-粘塑性单轴动力本构模型中静态应力-应变曲线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 考虑损伤的混凝土弹-粘塑性单轴动力本构模型 | 第20-27页 |
2.2.1 损伤变量因子的定义和有效应力 | 第20-21页 |
2.2.2 损伤变量的演化规律 | 第21-26页 |
2.2.3 考虑损伤的混凝土弹-粘塑性单轴动力本构模型 | 第26-27页 |
2.3 本文所提模型与试验结果的验证 | 第27-31页 |
2.4 平面应力状态混凝土弹-粘塑性动力本构模型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静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三弯点梁弯拉特性试验研究 | 第35-44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35-38页 |
3.2.1 混凝土原材料 | 第35-36页 |
3.2.2 混凝土试件成型和养护 | 第36页 |
3.2.3 试验设备 | 第36页 |
3.2.4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3.2.5 加载波形 | 第38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38-43页 |
3.3.1 混凝土静动态弯拉应力-应变曲线 | 第38-40页 |
3.3.2 混凝土静动态弯拉强度 | 第40-41页 |
3.3.3 混凝土静动态加载的应变率 | 第41-42页 |
3.3.4 混凝土静动态弹性模量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静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三弯点梁弯拉特性有限元分析 | 第44-75页 |
4.1 平面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44-50页 |
4.1.1 平面八结点等参数单元的位移模式、坐标变换式及形函数 | 第44-45页 |
4.1.2 应力和应变转换矩阵 | 第45-47页 |
4.1.3 单元劲度矩阵 | 第47-48页 |
4.1.4 荷载列阵 | 第48-50页 |
4.2 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其解法 | 第50-57页 |
4.2.1 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2.2 单元的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51-52页 |
4.2.3 动力方程的解法 | 第52-57页 |
4.3 程序流程图及功能简介 | 第57-64页 |
4.3.1 程序流程图及分析步骤 | 第57-62页 |
4.3.2 屈服判断流程图和粘塑性应变率求解流程图 | 第62-64页 |
4.3.3 程序功能简介 | 第64页 |
4.4 三弯点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64-73页 |
4.4.1 三弯点梁有限元网格剖分 | 第65页 |
4.4.2 材料参数 | 第65-66页 |
4.4.3 中心差分法中时间步长的控制 | 第66页 |
4.4.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6-70页 |
4.4.5 动态冲击加载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4.4.6 静态加载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