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汽车电控系统通信模块的研制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引言第9-10页
   ·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第10-11页
     ·国外电控汽车自诊断技术发展历程第10-11页
     ·国内电控汽车诊断技术发展第11页
     ·电控汽车诊断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第11页
   ·几种串行通信发展概况第11-13页
     ·RS-232串行通信第12页
     ·CAN总线的发展概述第12-13页
     ·USB的发展及特点第13页
   ·CAN总线网络与计算机连接方式的发展状况第13-14页
   ·课题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15页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5-20页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第15-16页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硬件第15-16页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软件第16页
   ·OBD-II系统第16-18页
     ·OBD简介第16-17页
     ·OBD-II硬件系统第17页
     ·OBD-II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OBD-II的主要特点第18页
   ·设计方案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串行通信规范及标准的研究第20-36页
   ·异步串行通信及接口标准第20-22页
     ·异步串行通信的帧格式和波特率第20页
     ·RS-232C标准第20-22页
   ·CAN(控制器局域网)技术规范第22-27页
     ·CAN简介第22-23页
     ·CAN的连接和传送方式第23页
     ·CAN节点的分层结构第23-24页
     ·CAN报文传送及其帧结构第24-26页
     ·媒体访问和仲裁第26-27页
     ·错误检测第27页
   ·USB规范第27-35页
     ·USB的总线拓扑结构第27-28页
     ·USB物理连接第28-29页
     ·USB的数据流模型第29-32页
     ·USB总线传输协议第32-33页
     ·USB的总线枚举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第36-56页
   ·通信模块的总体设计第36页
   ·微控制器的介绍及其开发板的设计第36-46页
     ·MC68HC9O8AZ60A概述第37页
     ·时钟发生器模块(C GM)第37-41页
     ·复位第41页
     ·中断系统第41-42页
     ·MSCAN模块第42-44页
     ·SCI模块第44-45页
     ·AZ60A开发板的设计第45-46页
   ·CAN总线接口设计第46-47页
     ·TJA1040简介第46页
     ·CAN接口电路第46-47页
   ·RS-232接口电路的设计第47-48页
   ·USB接口电路的设计第48-52页
     ·选择设计的方法第48页
     ·USB的接口芯片PDIUSBD12第48-51页
     ·USB接口电路第51-52页
   ·BDM模块与AZ60A的硬件连接第52-53页
   ·硬件抗干扰措施及注意事项第53-54页
   ·通信模块的制作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软件设计第56-75页
   ·Motorola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及环境第56页
   ·微控制器固件程序的设计第56-65页
     ·USB的固件程序第57-61页
     ·CAN中断服务程序第61-62页
     ·RS-232中断服务程序第62-64页
     ·软件抗干扰措施及注意事项第64-65页
   ·USB驱动程序的设计第65-73页
     ·WDM驱动程序的模型第65-67页
     ·WDM驱动程序的基本组成第67-71页
     ·WDM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工具第71-72页
     ·USB驱动程序的设计第72页
     ·USB驱动程序的调试和安装第72-73页
   ·USB的应用程序的设计第73-74页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的通信第73页
     ·应用程序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软硬件调试第75-79页
   ·硬件调试第75-77页
     ·静态测试第75页
     ·在线调试第75-77页
   ·软件调试第77页
   ·综合调试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总结第79-80页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附录A AZ60A开发板硬件电路原理图第83-84页
附录B 通信模块硬件电路原理图第84-85页
附录C 驱动程序具体设计步骤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仿生物电治疗仪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弹—粘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