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与困惑--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
导论 | 第1-26页 |
第一节 新生代电影研究述评 | 第7-13页 |
第二节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 | 第13-19页 |
第三节 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 第19-26页 |
第一章 新生代电影对西方电影的接受 | 第26-41页 |
第一节 影响新生代电影的西方电影流派简述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新生代电影导演与西方电影 | 第29-34页 |
第三节 新生代电影发展概况 | 第34-41页 |
第二章 新生代电影的艺术特征 | 第41-59页 |
第一节 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 | 第41-48页 |
第二节 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出人性的复杂性 | 第48-52页 |
第三节 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 | 第52-56页 |
第四节 转向中的主题趋同 | 第56-59页 |
第三章 接受原因分析 | 第59-73页 |
第一节 政治经济背景 | 第59-64页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64-68页 |
第三节 电影发展状况方面的原因 | 第68-73页 |
第四章 新生代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差异 | 第73-90页 |
第一节 时代不同导致的差异 | 第73-77页 |
第二节 电影创作观念不同导致的差异 | 第77-83页 |
第三节 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的差异 | 第83-90页 |
第五章 新生代电影的电影史意义 | 第90-97页 |
第一节 新生代电影对第五代电影的叛逆及意义 | 第90-93页 |
第二节 新生代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 第93-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1-102页 |
后记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