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系列
一、前言 | 第1页 |
二、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的要求 | 第7-8页 |
1、1996年教学大纲的要求 | 第7页 |
2、2000年教学大纲的要求 | 第7-8页 |
3、2003年教学大纲的要求 | 第8页 |
三、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探索的历程 | 第8-10页 |
1、相关的作文教学书籍的出版 | 第8-9页 |
2、颇具特色的与议论文相关的中学作文教学法的涌现 | 第9-10页 |
常青的“分格”作文教学法 | 第9页 |
欧阳黛娜的三阶段教学法 | 第9页 |
杨初春等的快速作文法 | 第9页 |
新概念作文 | 第9-10页 |
四、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 第10-14页 |
1、教学观念上的偏差 | 第10-13页 |
忽视引导学生对阅读的领悟 | 第10页 |
忽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 第10-11页 |
忽视思维训练 | 第11-12页 |
忽视个性培养教育 | 第12-13页 |
2、教学方法上的落后 | 第13-14页 |
教学模式的落后 | 第13-14页 |
训练方式的单一 | 第14页 |
五、构建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意义 | 第14-16页 |
六、建构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依据 | 第16-18页 |
1、系统控制论原理 | 第16页 |
2、信息论原理 | 第16-17页 |
3、作文教学规律 | 第17-18页 |
4、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特征 | 第18页 |
七、建构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系列的原则 | 第18-19页 |
1、简明 | 第18页 |
2、实用 | 第18-19页 |
3、灵活 | 第19页 |
4、渐进 | 第19页 |
八、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序列 | 第19-20页 |
九、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操作 | 第20-57页 |
高一上学期 | 第20-27页 |
第一章 因果思维训练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比较思维训练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矛盾思维训练 | 第25-27页 |
高一下学期 | 第27-34页 |
第一章 论证型议论文(上)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论证型议论文(下)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辩论型议论文 | 第30-34页 |
高二上学期 | 第34-35页 |
第一章 积累哲理方面的素材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积累伦理方面的素材 | 第35页 |
第三章 积累艺理方面的素材 | 第35页 |
高二下学期 | 第35-41页 |
第一章 课堂阅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 | 第35-37页 |
第二章 课堂阅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中)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课堂阅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下)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课外阅读,积累语感 | 第40-41页 |
高三上学期 | 第41-47页 |
第一章 逆向思维训练 | 第41-43页 |
第二章 临界思维训练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多向思维训练 | 第45-47页 |
高三下学期 | 第47-57页 |
第一章 文体变通(上) | 第47-50页 |
第二章 文体变通(中)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文体变通(下) | 第52-56页 |
第四章 塑造个性 | 第56-57页 |
十、对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训练系列的反思 | 第57-59页 |
1、序列的特色 | 第57-58页 |
2、序列的局限 | 第58-59页 |
参考书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