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2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 第13-18页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渊源 | 第13-14页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成果 | 第14-16页 |
2.3 本文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第16-18页 |
2.3.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第16-17页 |
2.3.2 本文提出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的几个要点 | 第17页 |
2.3.3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第3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 第18-42页 |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8-22页 |
3.1.1 WEF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页 |
3.1.2 IMD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19页 |
3.1.3 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19页 |
3.1.4 其他学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19-22页 |
3.1.5 对上述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22页 |
3.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 第22-37页 |
3.2.1 逐项指标测评及分析的方法与模型 | 第23-26页 |
3.2.2 整体性综合测评及分析的方法与模型 | 第26-36页 |
3.2.3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认识与评价 | 第36-37页 |
3.3 港口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分析 | 第37-42页 |
3.3.1 企业竞争变化新态势 | 第37-39页 |
3.3.2 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身的特点 | 第39-42页 |
第4章 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42-55页 |
4.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6页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2-43页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第43-44页 |
4.1.3 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44-45页 |
4.1.4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5-46页 |
4.2 模糊综合评判相关理论的介绍 | 第46-55页 |
4.2.1 模糊评判的一般模型 | 第46-48页 |
4.2.2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主要工作 | 第48-55页 |
第5章 模糊综合评判在评价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应用 | 第55-65页 |
5.1 模型应用的公司情况简介 | 第55-56页 |
5.1.1 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 第55页 |
5.1.2 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 | 第55-56页 |
5.1.3 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 | 第56页 |
5.1.4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 第56页 |
5.2 模糊综合评判的应用 | 第56-63页 |
5.2.1 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 第56-57页 |
5.2.2 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 第57-58页 |
5.2.3 评价因素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58-61页 |
5.2.4 模型评判的结果及反模糊化处理 | 第61-63页 |
5.3 结论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65页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