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论文

论荀子的教化思想

前言第1-13页
 一、教化释义第6-7页
 二、我国古代儒家教化思想的特点第7-10页
 三、兼采百家的荀子思想第10-13页
第一章 荀子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性恶论第13-21页
 一、荀子论性第13-15页
 二、荀孟人性论之比较第15-19页
 三、性恶与法治第19页
 四、积伪成善第19-21页
第二章 荀子论教化何以可能:内有心知,外有礼乐第21-37页
 一、教化之支点一:“心有征知”第21-25页
 二、教化之支点二:礼乐相济第25-37页
  1、“情”可“礼”养第25-31页
   A) 荀子之礼第25-28页
   B) 礼:“称情而立文”第28-29页
   c) 礼以养情第29-31页
  2、“乐”以导志第31-36页
   A) “乐”与乐教第32页
   B) 荀子论“乐”第32-34页
   C) “乐”以导志第34-36页
  3、礼乐相济第36-37页
第三章 荀子论教化途径第37-42页
 一、“隆师而亲友”的为学之道第37-39页
 二、“参省乎己”的内圣之学第39-40页
 三、“注错习俗”的环境教化第40-41页
 四、专一积渐的持久功夫第41-42页
第四章 荀子道德教化思想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第42-47页
 一、道德教化的深层走向第42-44页
 二、礼乐教化的现实意义第44-47页
注释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CA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及案例应用
下一篇: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