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拥塞控制问题的研究
|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拥塞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 第11-15页 |
| ·拥塞控制的定义及目标 | 第15-18页 |
| ·拥塞控制的研究现状及方法 | 第18-23页 |
| ·本文的组织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TCP/IP拥塞控制策略 | 第25-45页 |
| ·TCP/IP协议概述 | 第25-26页 |
| ·TCP/IP拥塞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分类 | 第26-29页 |
| ·网络层拥塞控制策略 | 第29-35页 |
| ·网络层的IP拥塞控制算法 | 第29-33页 |
| ·IP拥塞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第33-35页 |
| ·传输层拥塞控制策略 | 第35-42页 |
| ·传输层的TCP拥塞控制算法 | 第35-38页 |
| ·TCP拥塞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 ·TCP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 | 第39-42页 |
| ·应用层的拥塞控制策略 | 第42-45页 |
| ·网络拥塞控制中的经济学方法 | 第42-43页 |
| ·对策论在网络拥塞控制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基于PID控制的AQM策略 | 第45-67页 |
| ·引言 | 第45-47页 |
| ·网络拥塞控制模型 | 第47-52页 |
| ·控制系统结构模型 | 第47-48页 |
| ·网络受控对象建模 | 第48-52页 |
| ·现有AQM算法性能分析 | 第52-58页 |
| ·主要AQM技术 | 第52-55页 |
| ·仿真试验 | 第55-58页 |
| ·基于PID控制的AQM策略 | 第58-64页 |
| ·基于PID控制器的AQM算法设计 | 第58-60页 |
| ·仿真研究 | 第60-64页 |
| ·结论 | 第64-67页 |
| 第四章 基于非合作对策的应用层拥塞控制 | 第67-83页 |
| ·对策论及相关定理简介 | 第67-69页 |
| ·网络中的效用函数模型 | 第69-72页 |
| ·业务类型及其效用函数 | 第69-71页 |
| ·网络中的Nash均衡与Parato最优 | 第71-72页 |
| ·弹性通信量模型下网络拥塞的外部性 | 第72-75页 |
| ·弹性通信量的效用函数及其性质 | 第73页 |
| ·用户的单方优化行为及其产生的Nash均衡 | 第73-75页 |
| ·拥塞外部性及其证明 | 第75页 |
| ·拥塞控制的Stackelberg策略 | 第75-83页 |
| ·弹性通信量的线性激励策略 | 第77-78页 |
| ·弹性通信量的非线性激励策略 | 第78-79页 |
| ·仿真实验和结论 | 第79-8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