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藻中提取、制备叶绿素铜钠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综述 | 第7-35页 |
·前言 | 第7页 |
·天然色素 | 第7-14页 |
·天然色素的分类 | 第8-10页 |
·天然色素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 第10-12页 |
·外界条件对天然色素颜色的影响 | 第12-14页 |
·天然色素的提取 | 第14-17页 |
·溶剂提取法 | 第14-15页 |
·微波萃取法 | 第15-16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6页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6-17页 |
·生物技术法 | 第17页 |
·天然色素提取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7-21页 |
·提取天然色素应注意的问题 | 第17-18页 |
·提高天然色素稳定性的措施 | 第18-19页 |
·天然色素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9-21页 |
·海藻及海藻中的天然色素 | 第21-24页 |
·海带及其营养成分 | 第22页 |
·海带的保健功能 | 第22-23页 |
·海带中的天然色素 | 第23-24页 |
·叶绿素及叶绿素铜钠盐 | 第24-33页 |
·叶绿素的种类 | 第24页 |
·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 第24页 |
·叶绿素的化学结构 | 第24-26页 |
·叶绿素的光学性质 | 第26-27页 |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结构及用途 | 第28-29页 |
·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原理及工艺 | 第29-32页 |
·叶绿素铜钠盐的鉴别方法 | 第32-33页 |
·叶绿素的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提取叶绿素的原料 | 第33页 |
·叶绿素衍生物的制备工艺 | 第33页 |
·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的精制 | 第33-3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34-35页 |
2.实验部分 | 第35-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原料 | 第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设计 | 第36-41页 |
·海带含水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海带中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溶剂提取法提取海带中的叶绿素 | 第37-40页 |
·微波萃取法提取海带中的叶绿素 | 第40-41页 |
·叶绿素铜钠盐制备的工艺过程 | 第41-43页 |
·浓缩 | 第41页 |
·皂化 | 第41-42页 |
·萃取 | 第42页 |
·酸化置铜 | 第42页 |
·成盐 | 第42-43页 |
·叶绿素铜钠盐的分析检测 | 第43页 |
·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试验 | 第43-45页 |
·色素的耐光性 | 第43页 |
·色素的耐热性 | 第43页 |
·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 | 第44-45页 |
3.实验结果 | 第45-65页 |
·海带含水量测定 | 第45页 |
·海带中叶绿素a含量测定 | 第45页 |
·海带中叶绿素的提取 | 第45-58页 |
·溶剂提取法 | 第45-53页 |
·微波萃取法提取海带中的叶绿素 | 第53-58页 |
·两种提取方法结果比较 | 第58页 |
·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过程 | 第58-60页 |
·浓缩 | 第58页 |
·皂化 | 第58-59页 |
·萃取 | 第59-60页 |
·酸化置铜 | 第60页 |
·成盐 | 第60页 |
·叶绿素铜钠盐的成品检测结果 | 第60-61页 |
·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检验 | 第61-65页 |
·耐光性 | 第61-62页 |
·耐热性 | 第62页 |
·pH值对色素的影响 | 第62-63页 |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 | 第63-64页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64-65页 |
4.总结与发展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确定了提取工艺控制参数 | 第65页 |
·测定了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 | 第65-66页 |
·获得质量指标基本符合国标要求的色素 | 第66页 |
·发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