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磺化环糊精插层结构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对手性物质选择性吸附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25页
   ·文献综述第12-20页
     ·水滑石简介第12-14页
     ·水滑石纳米材料的性质第14-16页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第16-18页
       ·离子交换法第16-17页
       ·共沉淀法第17-18页
         ·变化pH值法第17页
         ·恒定pH值法第17页
         ·成核/晶化隔离法第17-18页
       ·非平衡晶化法第18页
       ·焙烧复原法第18页
     ·水滑石的前沿发展-插层组装第18-19页
       ·插层组装的驱动力第18-19页
       ·插层客体分子的选择第19页
     ·水滑石层状材料的应用第19-20页
   ·插层客体环糊精简介及其在手性拆分方面的应用第20-23页
     ·环糊精简介第20-21页
     ·环糊精在手性拆分方面的应用第21-23页
       ·包结拆分第21页
       ·手性色谱固定相第21-22页
       ·毛细管电泳(CE)的手性选择剂第22-23页
     ·环糊精拆分的机理探讨第23页
   ·环糊精插层水滑石的研究第23-24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磺化环糊精插层Mg/Al LDH的结构与热分解性能研究第25-43页
   ·实验药品第25页
   ·实验内容第25-26页
     ·磺化β-环糊精(SO3-β-CD)的合成第25页
     ·SO3-β-CD/LDH的制备第25-26页
       ·插层前体Mg/Al-NO3LDH的制备第25-26页
       ·离子交换法制备SO3-β-CD/LDH第26页
     ·样品表征第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41页
     ·超分子插层材料的晶体结构(XRD)  .第26-28页
     ·SO3-β-CD/LDH的化学组成第28页
     ·红外分析  .第28-30页
     ·SO3-β-CD/LDH的结构模型第30页
     ·热分解行为分析第30-41页
       ·原位红外分析第31-37页
       ·原位XRD分析第37-38页
       ·TG-DTA分析第38-41页
       ·TPDE-GC-MS分析第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磺化环糊精插层Zn/Al LDH 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第43-48页
   ·实验药品第43页
   ·实验内容第43页
     ·Zn-Al-NO3 LDHs的制备第43页
     ·磺化环糊精插层Zn/Al LDH的制备第43页
   ·结果讨论第43-47页
     ·超分子插层材料的晶体结构(XRD)第43-45页
     ·SO3-β-CD/LDH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第45-46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磺化环糊精插层Li/Al LDH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第48-58页
   ·实验药品第48页
   ·实验部分第48页
     ·Li-Al-NO3-/LDH前体的合成第48页
     ·磺化环糊精(SO3-β-CD)插层Li-Al/LDH的制备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pH值对Li-Al NO3-/LDH晶体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Li-Al比对Li-Al/LDH的晶体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第49-51页
     ·层板电荷密度对插层产物结构的影响第51页
     ·pH值对插层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1-52页
     ·温度对插层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2页
     ·插层产物SO3-β-CD/Li-Al-LDH的晶体结构分析第52-54页
     ·SO3-β-CD/Li-Al-LDH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分析(IR)第54-55页
     ·SO3-β-CD/Li-Al-LDH的热分解分析第55-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磺化环糊精插层结构水滑石手性选择性吸附行为的初步研究第58-63页
   ·实验药品第58页
   ·实验部分第58页
     ·选择性吸附实验第58页
     ·定性实验第58页
     ·定量实验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2页
     ·吸附选择性的确定第58-61页
       ·IR分析第58-59页
       ·UV分析第59-60页
       ·XRD分析第60页
       ·吸附等温线的确定第60-61页
       ·旋光度分析第61页
     ·总吸附量及e.e%的确定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第63-64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致 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控三维正脊仪的计算机辅助测试和机械系统优化设计
下一篇:销售人员能力差异、薪酬机制偏好及团队协作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