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及其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被子植物自交不亲和及其分子基础 | 第8-9页 |
·裸子植物自交不亲和及其分子基础 | 第9-10页 |
·裸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 第10-16页 |
·PCD的典型特征和类型 | 第11页 |
·裸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PCD现象 | 第11-16页 |
·Ca在植物传粉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钙在花粉管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 | 第16页 |
·钙在雌蕊中的分布和作用 | 第16-17页 |
·钙与PCD | 第17-18页 |
2 华北落叶松自交不亲和无性系的确定 | 第18-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18页 |
·授粉技术 | 第18页 |
·种子采集和饱满率测定 | 第1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1页 |
3 传粉后到受精前后雌配子体发育及其内含物的变化 | 第21-2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观察结果 | 第21-23页 |
·受精前后雌配子体发育 | 第21页 |
·花粉在珠孔道中的变化 | 第21-22页 |
·淀粉、蛋白质变化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花粉管与胚珠的相互作用 | 第23页 |
·配子体发育和淀粉、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 第23-25页 |
4 传粉至受精前胚珠的发育和Ca~(2+)分布 | 第25-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观察结果 | 第26-28页 |
·珠孔道中花粉粒超微结构和Ca~(2+)的动态变化 | 第26页 |
·珠孔道部位珠被细胞超微结构和Ca~(2+)的动态变化 | 第26-27页 |
·珠心顶端PCD现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Ca~(2+)的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珠心海绵组织超微结构和Ca的动态变化 | 第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钙分布与花粉-胚珠的关系 | 第28-29页 |
·钙分布与PCD的关系 | 第29-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1页 |
图版 | 第4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