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开发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 ·全自动电脑横机概况 | 第6-10页 |
| ·编织行业的现状 | 第6-7页 |
| ·电脑横机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 第7-10页 |
| ·计算机数字控制 | 第10页 |
| ·开放式数字控制系统 | 第10-11页 |
| ·开放式数字控制系统特点 | 第10-11页 |
| ·开放式数字控制系统优点 | 第11页 |
| ·基于通用PC的体系结构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电脑横机编织工艺的研究 | 第13-26页 |
| ·电脑横机结构简介 | 第13-17页 |
| ·针织物基本组织结构的形成 | 第17-20页 |
| ·线圈的形成过程 | 第18页 |
| ·浮线的形成过程 | 第18-19页 |
| ·集圈的形成过程 | 第19页 |
| ·移圈的形成过程 | 第19-20页 |
| ·选针原理和选针过程 | 第20-22页 |
| ·织针走针轨迹 | 第22-25页 |
| ·成圈走针轨迹 | 第23页 |
| ·高针走针轨迹 | 第23-24页 |
| ·低针走针轨迹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分析 | 第26-33页 |
| ·电脑横机控制硬件结构 | 第26-28页 |
| ·电脑横机控制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第28-31页 |
| ·电脑横机编织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 ·电脑横机控制软件功能需求 | 第29-30页 |
| ·电脑横机控制数据流图 | 第30-31页 |
|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软件分层体系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基于面向对象语言电脑横机控制软件实现 | 第33-46页 |
| ·面向对象技术 | 第33-34页 |
| ·电脑横机控制软件面向对象建模 | 第34-38页 |
| ·电脑横机控制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 第34-35页 |
| ·电脑横机控制软件功能模块脚本编写 | 第35-38页 |
| ·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设计类 | 第38-43页 |
| ·用户界面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电脑横机控制关键技术及其软件实现 | 第46-58页 |
| ·选针技术 | 第46-49页 |
| ·选针电磁铁设计 | 第46-47页 |
| ·选针器驱动方式 | 第47-48页 |
| ·电磁选针软件实现 | 第48-49页 |
| ·机头位置控制 | 第49-52页 |
| ·机头运动过程分析 | 第49-50页 |
| ·机头运动过程软件实现 | 第50-52页 |
| ·线程之间的通讯 | 第52-56页 |
| ·编写辅助线程函数和启动线程 | 第52-54页 |
| ·用事件使线程同步 | 第54-55页 |
| ·主线程和辅助线程通讯 | 第55页 |
| ·上下位机控制技术 | 第55-56页 |
| ·精确的定时技术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软件测试与维护 | 第58-62页 |
| ·软件的测试 | 第58-60页 |
|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 | 第58-59页 |
| ·测试的过程实施 | 第59-60页 |
| ·软件的维护 | 第60-62页 |
| ·软件的维护要求 | 第60-61页 |
| ·代码分析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