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材料——水滑石固定化酶的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9页 |
| ·酶的固定化 | 第8-9页 |
| ·酶的固定化方法 | 第9-12页 |
| ·吸附法 | 第9-11页 |
| ·共价结合法 | 第11页 |
| ·交联法 | 第11页 |
| ·包埋法 | 第11-12页 |
| ·固定化酶的性质 | 第12-13页 |
| ·固定化对反应系统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 第13页 |
|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青霉素酰化酶在半合成青霉素方面的应用 | 第13-15页 |
|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 ·国内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生产6-APA概况 | 第16-17页 |
| ·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概述 | 第17-19页 |
| ·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法 | 第19-20页 |
| ·固定化酶的新型材料--层状材料水滑石 | 第20-27页 |
| ·传统固定化酶载体的弊端 | 第20-21页 |
| ·层状材料概述 | 第21-22页 |
| ·水滑石的结构 | 第22-25页 |
| ·水滑石的性能 | 第25-26页 |
| ·水滑石的制备 | 第26-27页 |
| ·水滑石的用途 | 第27页 |
| ·评价固定化酶活力的指标 | 第27-29页 |
| ·固定化酶的活力 | 第27页 |
| ·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 | 第27-28页 |
| ·固定化酶的半衰期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 ·水滑石(LDHs)的制备 | 第30页 |
| ·酸性氨基酸插层的水滑石的制备 | 第30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30-31页 |
| ·固定青霉素酰化酶 | 第31页 |
| ·青霉素酰化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31-32页 |
| ·脂肪酶的固定 | 第32-33页 |
| ·脂肪酶水解活力的测定 | 第33-34页 |
|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水解的反应 | 第34页 |
|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水解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酶插层水滑石结构的研究 | 第35-42页 |
| ·水滑石固定化酶方案的设计 | 第35-38页 |
| ·酸性氨基酸插层 | 第35-36页 |
| ·戊二醛活化载体 | 第36-38页 |
| ·固定化酶载体的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 ·载体结构对固定化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谷氨酸插层量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0页 |
| ·层板电荷密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水滑石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 | 第42-48页 |
| ·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 第42-46页 |
| ·给酶量的确定 | 第42-43页 |
| ·固定化时间的确定 | 第43页 |
| ·固定化pH值的确定 | 第43-44页 |
| ·戊二醛用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 ·固定化温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水滑石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 第48-60页 |
| ·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 第48-52页 |
| ·给酶量的确定 | 第48-49页 |
| ·固定化时间的确定 | 第49-50页 |
| ·戊二醛浓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 ·固定化温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 ·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质 | 第52-55页 |
| ·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pH值 | 第52-53页 |
| ·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温度 | 第53页 |
| ·固定化脂肪酶的存放稳定性 | 第53-55页 |
|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水解橄榄油的研究 | 第55-59页 |
| ·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55-56页 |
| ·底物浓度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56页 |
| ·离子强度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固定化脂肪酶对橄榄油的间歇水解 | 第57-58页 |
|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水解的初步尝试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