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论文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探索--兼论四川人口经济系统与经济适度人口预测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目录第6-9页
CONTENTS第9-12页
0 前言第12-13页
1 人口理论回顾与论文研究方法第13-18页
 1.1 选题依据第13-14页
 1.2 人口学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人口学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人口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人口、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18-29页
 2.1 人口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第18-25页
  2.1.1 两种生产第19-20页
  2.1.2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第20-24页
   2.1.2.1 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第20-22页
   2.1.2.2 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第22-23页
   2.1.2.3 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第23-24页
  2.1.3 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的相互影响第24-25页
 2.2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25-29页
  2.2.1 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第25-26页
  2.2.2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26页
  2.2.3 人力资源开发第26-28页
  2.2.4 人力资源的数量供应第28-29页
3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29-40页
 3.1 人力资本的提出第29-30页
 3.2 人力资本定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第30-31页
  3.2.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第30-31页
  3.2.2 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金融资本的异同第31页
 3.3 人力资本理论第31-37页
  3.3.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第31-33页
  3.3.2 从科技哲学观看人力资本理论第33-34页
  3.3.3 人力资本的制度理论第34-37页
   3.3.3.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第34-35页
   3.3.3.2 人力资本运营制度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表现第35-36页
   3.3.3.3 人力资本运营制度的分类第36-37页
 3.4 人力资本的定价第37-40页
4 适度人口与人口美学第40-48页
 4.1 人口压迫生产力与生产力压迫人口第40页
 4.2 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第40-42页
  4.2.1 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的出现第41页
  4.2.2 索维的适度人口论第41-42页
 4.3 经济适度人口指标第42-44页
  4.3.1 经济适度人口结构第42-43页
  4.3.2 经济适度人口增长率第43-44页
  4.3.3 适度人力资源第44页
  4.3.4 适度人力资本第44页
 4.4 适度人口价值观与人口美学第44-48页
  4.4.1 适度人口价值观第44-45页
  4.4.2 人口美学第45-48页
5 四川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现状第48-59页
 5.1 四川省人文地理概况第48页
 5.2 四川省人口现状第48-53页
  5.2.1 四川省人口与全国人口的比较差异第49-51页
  5.2.2 四川省内各市地州的人口现状第51-53页
 5.3 四川省人力资源现状第53-56页
  5.3.1 四川省人力资源与全国部分省区的对比第54-55页
  5.3.2 四川省内各市、地和自治州的人力资源第55-56页
 5.4 四川省人力资本状况第56-59页
6 发展中的四川省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第59-67页
 6.1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理论第59-60页
 6.2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对人口变动的影响第60-61页
 6.3 西部大开发加速了四川经济发展的波及作用第61-64页
  6.3.1 西部大开发加速了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波及作用第61-63页
  6.3.2 四川经济发展继续遵循逆流与波及的相互作用机制第63-64页
 6.4 发展进程中的四川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第64-67页
7 四川人口经济系统与适度人口第67-76页
 7.1 四川省人口经济系统的构成第67-69页
 7.2 未来百年四川省适度经济人口初步预测分析第69-76页
8 结论与建议第76-77页
 8.1 结论第76页
 8.2 建议第76-77页
后记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串联多药室内弹道仿真及数据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