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视角 | 第13-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确定具体的研究领域 | 第14-16页 |
·研究的视角及材料的选取 | 第16-1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旌表及其社会支持系统 | 第21-36页 |
·旌表概述 | 第21-25页 |
·旌表的辞源学分析 | 第21-23页 |
·旌表的标准与程序 | 第23-25页 |
·旌表的社会支持系统 | 第25-36页 |
·权威评价活动 | 第25-32页 |
·民众评价活动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旌表累世同居与基层社会的控制 | 第36-67页 |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6-44页 |
·家庭、家族、宗族 | 第36-41页 |
·累世同居、聚居、义门 | 第41-44页 |
·累世同居大家庭发展演化中的社会评价活动 | 第44-61页 |
·结语:旌表累世同居的社会控制功能 | 第61-67页 |
第四章 旌表孝行与基层社会的控制 | 第67-97页 |
·国家权威机构对孝行的旌表 | 第67-82页 |
·皇帝的身体力行 | 第68-71页 |
·官府旌表孝悌对民众孝行的引导 | 第71-78页 |
·官方旌孝的具体形式 | 第78-82页 |
·民众对孝行的推崇 | 第82-88页 |
·送子入学,主动认同"以孝治国"的理念 | 第82-84页 |
·依靠日常道德读物,内化"以孝治国"的理念 | 第84-86页 |
·重视家庭教育,从家庭内部实施教化 | 第86-88页 |
·结语:基于合谋下的旌孝活动 | 第88-97页 |
·旌孝的规训金字塔 | 第88-93页 |
·敞视主义的乡土社会 | 第93-97页 |
第五章 旌表贞节与基层社会的控制 | 第97-134页 |
·贞节的权威评价 | 第97-114页 |
·国家权威的评价及皇族国亲的现实生活 | 第97-103页 |
·士大夫对贞节的看法 | 第103-108页 |
·权威部门推广女教读物 | 第108-114页 |
·民众对主流贞节观的回应 | 第114-127页 |
·民众对贞节观的追随 | 第115-122页 |
·民众对贞节观的不认同 | 第122-127页 |
·结语:社会评价活动对女性贞节观的建构 | 第127-134页 |
·寡妇再嫁的污名化 | 第127-130页 |
·"镜中我"与女性守贞意识的规训 | 第130-134页 |
第六章 旌表及其社会支持系统——权威评价活动的下渗和民众对权威评价活动的迎合 | 第134-156页 |
·权威机构权力下渗的通道 | 第134-146页 |
·权威机构力倡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认同 | 第134-139页 |
·士绅阶层对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传播 | 第139-146页 |
·民众接受权威评价活动引导的动因及具体行动 | 第146-154页 |
·渴望向上流动 | 第146-150页 |
·希冀被关注 | 第150-152页 |
·罪感与耻感交融 | 第152-154页 |
·从众与效仿 | 第154页 |
·结语:权威评价活动与民众评价活动的互动:一种关于基层社会控制模式分析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67-168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168-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