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0-22页 |
| 一、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二、问题提出 | 第20页 |
| 三、研究基本设想与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部分 前期调查 | 第22-26页 |
| 1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 2 调查工具 | 第22页 |
| 3 调查方法 | 第22页 |
| 4 调查结果 | 第22-26页 |
| 第三部分 现状调查 | 第26-46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 3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4 结果分析 | 第28-46页 |
| 第四部分 亲子双方的儿童权利内隐态度研究 | 第46-51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1 实验目的 | 第4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47-4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 第五部分 结果总结与讨论 | 第51-60页 |
| 一、亲子双方在儿童权利的认同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 第51-53页 |
| 二、不同年级孩子与家长关于儿童权利的认同情况存在差异 | 第53-55页 |
| 三、性别对亲子双方关于儿童权利认同程度的影响较小 | 第55页 |
| 四、亲子双方对彼此关于儿童权利的认同度的感知存在偏差 | 第55-56页 |
| 五、亲子双方的维权意识和行为与亲子冲突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 第56-57页 |
| 六、亲子双方都同时具有对儿童权利的积极和消极的内隐偏向,亲子双方没有显著差别,也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 | 第57-58页 |
| 七、亲子双方对儿童权利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整合分析 | 第58-60页 |
| 第六部分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 1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第60页 |
| 2 研究的展望与实践意义 | 第60-62页 |
| 附录1 儿童权利和亲子冲突问卷(学生版) | 第62-68页 |
| 附录2 儿童权利和亲子冲突问卷(家长版) | 第68-72页 |
| 附录3 GNAT实验中目标词和属性词的确立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