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的价值 | 第10-11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10页 |
(二) 现实价值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 农村小学教师 | 第12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2-13页 |
(三) 阻碍性因素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以往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一、文献检索情况 | 第14页 |
二、主要观点归纳 | 第14-17页 |
(一)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与特点 | 第14-15页 |
(二) 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 第15-17页 |
三、简要评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19-30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9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一)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信息 | 第21-22页 |
(二) 对专业发展意义的认识 | 第22页 |
(三) 专业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四) 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 | 第26-28页 |
五、结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分析 | 第30-48页 |
一、外部环境因素 | 第30-35页 |
(一)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 | 第30-31页 |
(二) 家长对教育的两极化态度 | 第31-33页 |
(三) 社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不认同 | 第33-35页 |
二、教育行政部门因素 | 第35-39页 |
(一) 农村教育发展导向的偏差 | 第35-36页 |
(二) 政策执行中的走样 | 第36-39页 |
(三) 保障与扶持机制的缺损 | 第39页 |
三、学校管理因素 | 第39-42页 |
(一) 学校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欠缺 | 第39-41页 |
(二) 硬件条件的落后 | 第41页 |
(三) 校本培训开展不力 | 第41-42页 |
四、教师自身因素 | 第42-48页 |
(一) 教育理念的滞后 | 第42-43页 |
(二) 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 第43页 |
(三) 农村教育工作特点的限制 | 第43-46页 |
(四) 家庭生活的拖累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破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性因素的对策与思考 | 第48-56页 |
一、给外部环境方面的建议 | 第48-49页 |
(一)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 第48-49页 |
(二) 转变片面的应试教育思维 | 第49页 |
(三) 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 第49页 |
二、给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第49-52页 |
(一) 构建符合农村特点的课程体系 | 第49-50页 |
(二)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 第50-51页 |
(三) 完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 第51页 |
(四) 建立常态化的教师流动机制 | 第51-52页 |
三、给学校管理者的建议 | 第52-56页 |
(一) 构建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文化 | 第52页 |
(二)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发展规划 | 第52-53页 |
(三) 建立校际培训合作体 | 第53页 |
(四) 以课例研究带动教师发展 | 第53-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一、中文部分 | 第57-60页 |
二、英文部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1 | 第62-67页 |
附录2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