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教师话语 | 第12-15页 |
·教师话语的定义、范畴及本文界定 | 第12-13页 |
·教师话语的发展及变异 | 第13页 |
·教师话语的特点及构成 | 第13-14页 |
·国内外对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关于教师提问的研究 | 第15-18页 |
·什么是提问 | 第16页 |
·教师提问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 第18页 |
·建构主义理论与新课程标准 | 第18页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可理解输入 | 第18-19页 |
·可理解输出与交互假设 | 第19-20页 |
·分层教学理论 | 第20-21页 |
·教师话语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高中英语不同层次课堂中教师话语的语料收集与分析 | 第23-32页 |
·语料的收集 | 第23-24页 |
·语料的分析 | 第24-32页 |
·教师的话语量 | 第24-25页 |
·教师的提问 | 第25-29页 |
·教师的反馈 | 第29-30页 |
·教师话题的交际性 | 第30-32页 |
3. 教师话语策略 | 第32-35页 |
·控制教师话语的量,增加学生练习目的语的机会 | 第32页 |
·关注课堂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参与小组活动 | 第32-33页 |
·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相结合,提高参考性问题的比例 | 第33页 |
·分析并设计提问对象,灵活把握提问后等待时间 | 第33-34页 |
·关注被提问学生的情感因素,采取适当的反馈策略 | 第34-35页 |
4. 结论 | 第35-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