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传统和谐社会思想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 第16-26页 |
·史伯—“和实生物”思想 | 第16页 |
·儒家的和谐思想 | 第16-20页 |
·道家—“道法自然”与“至德之世”思想 | 第20-21页 |
·墨家—“爱无差等”思想 | 第21-23页 |
·法家—“法”、“术”、“势”思想 | 第23-24页 |
·宋明理学—“天人合一”思想 | 第24页 |
·近代—洪秀全“共享太平”思想与康有为“大同世界”思想 | 第24-26页 |
3 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思考 | 第26-37页 |
·和谐社会的矛盾性 | 第26-29页 |
·和谐社会的整体性 | 第29-33页 |
·和谐社会的发展性 | 第33-34页 |
·和谐社会的人本性 | 第34-37页 |
4 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启示 | 第37-48页 |
·对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扬弃 | 第37-38页 |
·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8-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6 后记 | 第49-5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8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