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13页 |
|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2. 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 ·高新区定义及分类 | 第15-16页 |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6-18页 |
| ·技术创新的内涵 | 第16页 |
| ·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16-17页 |
|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 第17-18页 |
| ·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第18-21页 |
| ·技术创新服务 | 第18-19页 |
| ·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第19页 |
|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 3. 世界高新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第21-32页 |
| ·世界著名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 ·美国硅谷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经验借鉴 | 第21-23页 |
|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经验借鉴 | 第23-25页 |
|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创新服务体系经验借鉴 | 第25-26页 |
| ·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26-30页 |
| ·我国高新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历史回顾 | 第26-27页 |
| ·我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 | 第27-28页 |
| ·我国技术创新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世界“硅谷”模式的启示 | 第30页 |
| ·立足本国国情,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30-32页 |
| 4. 成都市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2-41页 |
| ·成都市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现状 | 第32-36页 |
| ·成都高新区概况及主要机构介绍 | 第32-33页 |
| ·成都市高新区管理体制简介 | 第33-34页 |
| ·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 第34页 |
| ·高新区创新孵化体系 | 第34-35页 |
| ·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 | 第35页 |
| ·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 第35-36页 |
| ·成都市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41页 |
| ·高新区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 第36页 |
| ·信息化网络构建程度较低 | 第36-37页 |
|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第37页 |
| ·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很不发达 | 第37-38页 |
| ·园区孵化器的孵化能力有待提高 | 第38-40页 |
| ·技术创新企业缺乏法律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 第40-41页 |
| 5. 成都市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对策 | 第41-54页 |
| ·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构建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 | 第41-42页 |
| ·加强基础网络结构的建设 | 第41-42页 |
| ·加强专业技术平台的建设,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信息化 | 第42页 |
| ·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 第42-44页 |
| ·政府挂帅,广纳贤才 | 第42页 |
| ·提供良好的培训与派遣服务 | 第42-43页 |
| ·深化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 第43页 |
| ·造就国际化人才 | 第43-44页 |
| ·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提高中介服务的能力 | 第44-45页 |
| ·创建中介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的法制环境 | 第44页 |
| ·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兴办符合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 | 第44-45页 |
|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服务的质量 | 第45页 |
| ·加快中介服务机构的国际化建设 | 第45页 |
| ·挖掘创新孵化的核心能力,提升孵化的增值服务能力 | 第45-50页 |
| ·建立专业技术支持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 | 第46-47页 |
| ·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 第47-48页 |
| ·增强对在孵企业的控制能力 | 第48-50页 |
| ·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 | 第50页 |
| ·加强立法研究,着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第50-54页 |
| ·营造公平、有序的法律环境 | 第50-51页 |
|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第51-52页 |
| ·加强成都市高新区的管理责任 | 第52-53页 |
| ·发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后记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