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致谢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5-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18-20页
     ·思路框架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主要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综述第20-33页
   ·研究现状第20-22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20-21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21-22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概述第22-26页
     ·绩效与绩效评价的内涵第22-23页
     ·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3-24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分类第24-26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原则第26-27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流程第27-28页
   ·高校绩效评价主要方法介绍第28-33页
     ·360 度绩效评价方法第28-29页
     ·KPI 绩效评价方法第29-31页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价方法第31-33页
第三章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50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分析第33-34页
   ·高教教师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第34-35页
   ·教师评价的适用范围第35-36页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6-38页
   ·指标体系设计第38-44页
     ·指标体系第38-42页
     ·评价主体对评价内容的选择第42页
     ·指标计算方法第42-44页
   ·门槛指标第44-46页
     ·一般门槛指标第44-45页
     ·门槛指标的另一种设定方式第45-46页
   ·动态权重第46-50页
     ·权重的一般确定方法第46-47页
     ·动态权重的引入第47页
     ·动态权重的意义第47-48页
     ·动态权重的设置原则第48页
     ·动态权重的应用办法第48-50页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物元理论指标合成方法第50-59页
   ·一般指标合成方法介绍第50-51页
     ·加权平均法第50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50-51页
   ·物元理论第51-53页
     ·物元理论介绍第51-52页
     ·物元评价步骤第52-53页
   ·云模型介绍第53-54页
     ·云的基本概念第53-54页
     ·云发生器第54页
   ·基于云模型的物元理论指标合成过程第54-56页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合成应用举例第56-59页
第五章 评价主体误差分析第59-66页
   ·评价者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第59页
   ·由评价者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评价误差第59-60页
   ·评价者误差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第60-61页
   ·评价主体误差分析方法第61-66页
     ·评价主体整体误差分析第61-63页
     ·评价主体个人误差分析第63-64页
     ·评价主体个人一致性检验第64-66页
第六章 评价结果反馈第66-72页
   ·绩效反馈的目的第66-67页
   ·绩效反馈的 SMART 原则第67页
     ·具体的行为(Specific)第67页
     ·正确的方式(Methods)第67页
     ·实际的行动(Action)第67页
     ·不断的循环(Recurrence)第67页
     ·双向的信任(Trust)第67页
   ·绩效反馈的方法第67-69页
     ·面谈第68页
     ·讨论式反馈第68-69页
     ·非正式反馈第69页
     ·网络电子信函式反馈第69页
   ·绩效反馈的作用与意义第69-72页
     ·为薪酬激励与晋升调迁提供依据第69-70页
     ·教师自身发展第70-71页
     ·完善评价体系和研究作用第71-72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72-74页
   ·总结第72-73页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营销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人格缺陷反思及健康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