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麦区小麦冻害的解剖学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易受冻害的苗类 | 第10页 |
| ·冻害发生特点和症状 | 第10-11页 |
| ·发生症状 | 第10页 |
| ·发生特点 | 第10-11页 |
| ·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 | 第11页 |
| ·小麦品种选用不当 | 第11页 |
| ·播期不适、播量偏大 | 第11页 |
| ·播种过深或过浅 | 第11页 |
| ·气候异常 | 第11页 |
| ·冬前田间管理不到位 | 第11页 |
| ·气温特点与小麦种植生长情况 | 第11-12页 |
| ·冻害对小麦的影响 | 第12页 |
| ·冻害对冬后苗高增长的影响 | 第12页 |
| ·冻害对单茎绿叶面积的影响 | 第12页 |
| ·冻害对茎秆干重变化的影响 | 第12页 |
| ·冻害对千粒重增长动态的影响 | 第12页 |
| ·冻害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12页 |
| ·小麦冻害类型及诊断特征 | 第12-14页 |
| ·冬季冻害及诊断特征 | 第13页 |
| ·春季冻害及诊断特征 | 第13-14页 |
| ·低温冷害及诊断特征 | 第14页 |
| ·小麦冻害致死原因 | 第14-15页 |
| ·细胞结冰,导致机械损伤 | 第14-15页 |
| ·过度脱水 | 第15页 |
| ·细胞膜损伤 | 第15页 |
| ·土壤冻融 | 第15页 |
| ·发生倒伏,茎秆折断 | 第15页 |
| ·影响小麦抗寒性的因素 | 第15-17页 |
| ·遗传基因决定的内因 | 第15-16页 |
| ·环境条件对抗寒性的影响 | 第16页 |
| ·农艺措施对麦苗抗寒力及受冻程度的影响 | 第16-17页 |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小麦抗寒性影响 | 第17页 |
| ·小麦冻害的预防 | 第17-19页 |
| ·对未受冻及轻微冻害的麦田管理 | 第18页 |
| ·对于中度冻害麦田的管理 | 第18页 |
| ·对于重度冻害麦田的管理 | 第18-19页 |
| 2. 引言 | 第19-20页 |
| ·选题意义及依据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9-20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 ·取样批次与时间 | 第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 ·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 | 第20-22页 |
| ·显微摄影观测 | 第22-2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8页 |
| ·未受冻害小麦茎的解剖结构 | 第23-24页 |
| ·受冻害小麦幼茎的解剖结构 | 第24-27页 |
| ·初雪后小麦幼茎的冻害解剖 | 第24-26页 |
| ·大雪后小麦幼茎的冻害解剖 | 第26-27页 |
| ·受冻害小麦幼茎薄壁细胞失水收缩情况比较 | 第27-32页 |
| ·郑麦9023 倒二节薄壁细胞失水收缩情况 | 第28-29页 |
| ·皖麦50 倒二节薄壁细胞失水收缩情况 | 第29-30页 |
| ·皖麦48 苗基幼茎薄壁细胞失水收缩情况 | 第30-31页 |
| ·不同播期薄壁细胞受冻失水收缩比较 | 第31页 |
| ·不同品种小麦薄壁细胞受冻失水收缩比较 | 第31-32页 |
| ·薄壁细胞平均收缩率与气温关系 | 第32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导管和筛管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受冻害小麦幼穗的解剖结构 | 第33-36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幼穗微观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34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幼穗不同时期宏观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小麦冻害的表现形式 | 第36-38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茎秆的影响 | 第36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麦穗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麦苗的影响 | 第37-38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8-40页 |
| ·不同播期对小麦抗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品种对小麦抗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薄壁细胞失水收缩的影响 | 第38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幼穗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低温冻害对小麦其他性状的影响 | 第39页 |
| ·小麦发生冻害的生理原因讨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