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7页 |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构成 | 第19页 |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作用 | 第19-21页 |
·合理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正面作用 | 第19-20页 |
·不合理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负面作用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理论基础研究 | 第21页 |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研究 | 第21-22页 |
·关于我国出口食品标签遭遇壁垒的情况研究 | 第22-23页 |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应对策略研究 | 第23页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3页 |
·论文设计 | 第23-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38页 |
·技术贸易措施大三角模型理论及其应用 | 第27-31页 |
·大三角模型理论概述 | 第27-28页 |
·技术贸易措施大三角模型的弹性 | 第28页 |
·三要素在技术贸易措施中的协同作用 | 第28-29页 |
·运用大三角模型理论剖析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 | 第29-31页 |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 | 第31-36页 |
·出口食品标签成本分析 | 第32页 |
·价格控制机制 | 第32-33页 |
·数量控制机制 | 第33-34页 |
·双重机制作用 | 第34页 |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第34-36页 |
·制定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原则 | 第36-37页 |
·避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原则 | 第36页 |
·非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 | 第36页 |
·协调一致原则 | 第36页 |
·等效原则 | 第36-37页 |
·相互认可原则 | 第37页 |
·透明度原则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发展状况研究 | 第38-48页 |
·CAC 食品标签标准研究 | 第38-42页 |
·CAC 及其食品标签分委会 | 第38页 |
·CAC 食品标签相关标准概况 | 第38-40页 |
·CAC 制定食品标签相关标准动态分析 | 第40-41页 |
·CAC 食品标签相关标准主要规定 | 第41-42页 |
·各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发展状况分析 | 第42-47页 |
·WTO 通报咨询制度简介 | 第42-43页 |
·2002-2007 年WTO 食品标签通报情况分析 | 第43-46页 |
·中国的WTO 食品标签通报分析 | 第46页 |
·WTO 食品标签通报研究结果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中美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总体研究 | 第48-71页 |
·美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 | 第48-56页 |
·美国食品标签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美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发展 | 第49-50页 |
·美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发展阶段性分析 | 第50-51页 |
·美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现状 | 第51-52页 |
·美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体系的特点 | 第52-53页 |
·美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食品贸易的影响 | 第53-56页 |
·欧盟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 | 第56-62页 |
·欧盟食品标签管理体制 | 第56页 |
·欧盟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现状 | 第56-60页 |
·欧盟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特点 | 第60-61页 |
·欧盟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食品贸易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中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 | 第62-69页 |
·中国食品标签管理体制 | 第62-63页 |
·中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现状 | 第63-68页 |
·中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体系的特色 | 第68页 |
·中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作用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中美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对比分析与系统评价 | 第71-86页 |
·中美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对比分析 | 第71-76页 |
·中美欧食品标签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中美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具体内容对比分析 | 第72-76页 |
·中美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系统评价 | 第76-84页 |
·系统评价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 第76-77页 |
·确定评价对象和指标 | 第77-78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 第78-80页 |
·制定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系统评价指标评判标准 | 第80-82页 |
·中美欧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评价指标评估 | 第82-83页 |
·评价函数的选择与计算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国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调查研究 | 第86-101页 |
·调研背景情况介绍 | 第86页 |
·调研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86-87页 |
·调研方法 | 第86-87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87页 |
·样本描述 | 第87页 |
·企业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第87-90页 |
·企业性质 | 第87-88页 |
·企业规模 | 第88-89页 |
·出口产品情况统计 | 第89-90页 |
·企业对国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认知情况分析 | 第90-92页 |
·企业安排负责人员情况以及对国外食品标签要求的参考情况 | 第90页 |
·企业掌握的国外食品标签要求情况 | 第90-91页 |
·企业获取信息途径 | 第91页 |
·企业希望提高认知度的措施 | 第91-92页 |
·企业对国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态度 | 第92-93页 |
·企业认为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最严格的地区 | 第92页 |
·主要食品标签技术贸易壁垒 | 第92页 |
·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标签内容 | 第92-93页 |
·不容易把握的营养标签内容 | 第93页 |
·国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对企业的影响 | 第93-96页 |
·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 | 第93-94页 |
·被强制要求标注的过敏原 | 第94-95页 |
·被强制要求标注的营养素 | 第95页 |
·出口食品标签遭遇技术贸易壁垒情况 | 第95-96页 |
·企业应对国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实际行为及需求 | 第96-99页 |
·出口前企业自检情况 | 第96页 |
·营养素检测方式统计 | 第96-97页 |
·企业应对国外新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的途径 | 第97-98页 |
·企业希望提供的帮助 | 第98-99页 |
·需要着手的应对措施 | 第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应对策略研究 | 第101-107页 |
·中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应对策略方案 | 第101-102页 |
·关于国家层面的策略建议 | 第102-103页 |
·关于政府机构的策略建议 | 第103-104页 |
·完善食品标签法规标准制修订工作 | 第103页 |
·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 第103页 |
·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 | 第103页 |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 第103-104页 |
·加强食品标签监管 | 第104页 |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签活动 | 第104页 |
·加强食品标签的教育宣传力度 | 第104页 |
·关于企业的策略建议 | 第104-105页 |
·提高企业的认知水平 | 第104页 |
·提高标签制作水平 | 第104-105页 |
·加强与主管部门沟通 | 第105页 |
·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的作用 | 第105页 |
·关于科研机构的策略建议 | 第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107-110页 |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 第107-108页 |
·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4页 |
附录 | 第124-133页 |
附录 1 | 第124-126页 |
附录 2 | 第126-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作者简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