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8页 |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民主革命胜利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1921—1939) | 第18-50页 |
第一节 蒙古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教育状况 | 第18-21页 |
一、严峻的社会形势 | 第18-19页 |
二、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前的教育状况 | 第19页 |
三、1924年建国前夕教育发展的雏形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形势与教育发展模式 | 第21-31页 |
一、落后的社会条件与谋求教育发展的努力 | 第21-28页 |
二、蒙古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 | 第28-31页 |
第三节 以城镇为核心的普通初等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第31-39页 |
一、全民义务初等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 | 第31-32页 |
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初等教育结构体系的确立 | 第32-39页 |
第四节 中等教育的创立 | 第39-43页 |
一、中等学校的创立 | 第39页 |
二、中等学校的增设 | 第39-41页 |
三、中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教材建设 | 第41-43页 |
第五节 技术教育的端倪 | 第43-44页 |
一、发展工业对技术教育的需求 | 第43页 |
二、技术学校的创办 | 第43-44页 |
第六节 师范教育的开端 | 第44-47页 |
一、师资队伍的状况与改进措施 | 第45-46页 |
二、师范教育的出现 | 第46页 |
三、师范教育的推进 | 第46-47页 |
第七节 全民扫盲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 第47-50页 |
一、全民扫盲教育的实施 | 第48-49页 |
二、全民扫盲教育的成效 | 第49-50页 |
第二章 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体系的确立(1940—1960) | 第50-69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建设目标与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50-52页 |
一、国民经济中短期建设目标对教育的需求 | 第50-51页 |
二、文字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全民初等教育的普及 | 第52-56页 |
一、普及全民初等教育目标的提出 | 第53页 |
二、全民初等教育体系的充实与完善 | 第53-56页 |
第三节 省会城市中等教育的发展 | 第56-59页 |
一、省会城市全民中等教育思想的提出 | 第57页 |
二、省会城市全民中等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 第57-59页 |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开端——蒙古国立大学的诞生 | 第59-62页 |
一、蒙古国立大学的筹建 | 第60页 |
二、蒙古国立大学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设置 | 第60-62页 |
第五节 技术教育的扩张 | 第62-64页 |
一、技术教育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 | 第62-63页 |
二、技术学校的增设 | 第63-64页 |
第六节 师范教育的协调发展 | 第64-66页 |
第七节 全民扫盲教育的发展 | 第66-69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善(1961—1989) | 第69-89页 |
第一节 社会形势的变化与教育政策的调整 | 第69-75页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状况与人口结构的变化 | 第70-71页 |
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 | 第71-73页 |
三、学制改革 | 第73-74页 |
四、教育经费的增加 | 第74-75页 |
第二节 全民不完全中等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 第75-79页 |
一、全民不完全中等教育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 第76-77页 |
二、全民不完全中等教育的发展 | 第77-79页 |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扩充 | 第79-82页 |
一、蒙古国立大学的发展 | 第79-80页 |
二、蒙古国立师范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增设 | 第80-81页 |
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效 | 第81-82页 |
第四节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技术教育的快速推进 | 第82-84页 |
第五节 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 | 第84-86页 |
一、师范教育面临中小学学制变革的新任务 | 第84-85页 |
二、师范教育的针对性措施 | 第85-86页 |
第六节 文化征战运动与全民扫盲教育的终结 | 第86-89页 |
一、文化征战运动的实施与全民扫盲教育的终结 | 第86-87页 |
二、扫盲教育向成人提高教育的转化 | 第87-89页 |
第四章 民主化改革时期教育的混乱与复兴(1990—) | 第89-102页 |
第一节 民主化改革与教育的困境和转机 | 第89-93页 |
一、民主化改革与社会的动荡和复苏 | 第89-92页 |
二、教育的困境和转机 | 第92-93页 |
第二节 初等、中等教育的曲折与发展 | 第93-95页 |
一、初等教育基础的动摇与重新确立 | 第93-94页 |
二、中等教育的曲折与崛起 | 第94-95页 |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兴盛 | 第95-98页 |
一、与国际高等教育相融合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第95-97页 |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创办与扩展 | 第97-98页 |
第四节 技术教育层次的提高与技术学校的消亡 | 第98-99页 |
一、90年代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98-99页 |
二、21世纪技术学校的消亡 | 第99页 |
第五节 师范教育的困境与复兴 | 第99-102页 |
一、教师弃教与师范教育的困境 | 第100-101页 |
二、民主化改革后期师范教育的复兴 | 第101-102页 |
第五章 蒙古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 第102-113页 |
第一节 蒙古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与成因 | 第102-108页 |
一、蒙古国教育发展的成就 | 第102-106页 |
二、蒙古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106-108页 |
第二节 蒙古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8-113页 |
一、蒙古国教育发展中的不足 | 第108-110页 |
二、影响蒙古国教育发展存在不足的因素 | 第110-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后记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