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运输与设备论文--矿井提升论文--提升钢丝绳论文

矿井提升钢丝绳装载冲击动力学行为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22页
1 绪论第22-37页
   ·课题来源第22页
   ·矿井提升系统概述第22-23页
     ·缠绕式提升系统概述第22页
     ·摩擦式提升系统概述第22-23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3-26页
   ·矿井提升系统钢丝绳力学模型及动力学研究现状第26-34页
     ·钢丝绳力学模型第26-27页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7-30页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第30-34页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2 提升钢丝绳耦合振动理论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研究第37-65页
   ·引言第37-38页
   ·缠绕式提升系统的振动控制方程及求解第38-50页
     ·振动控制方程第38-43页
     ·振型函数及频率第43-46页
     ·振型函数正交条件第46-48页
     ·振动控制方程求解第48-50页
   ·摩擦式提升系统的振动控制方程及求解第50-54页
     ·振动控制方程第50-51页
     ·振型函数及频率第51-53页
     ·振型函数正交条件第53页
     ·振动控制方程求解第53-54页
   ·基于离散单元的提升钢丝绳耦合振动模型第54-58页
     ·基于集中质量的多自由度离散耦合模型第55-56页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离散耦合模型第56-58页
   ·实验设备与模型第58-59页
     ·实验设备第58页
     ·试验模型第58-59页
   ·应用分析第59-63页
     ·耦合振动响应的理论、仿真比较第59-61页
     ·频率特性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3 箕斗装载过程提升钢丝绳冲击动力学行为研究第65-101页
   ·引言第65页
   ·煤快速装载第65-70页
     ·缠绕提升第65-67页
     ·摩擦提升第67-68页
     ·实例分析第68-70页
   ·煤快速装载过程提升钢丝绳顶部最大张力近似解第70-76页
     ·张力近似解第70-74页
     ·应用分析第74-76页
   ·煤缓慢装载第76-87页
     ·缠绕提升第76-82页
     ·摩擦提升第82-83页
     ·应用分析第83-87页
   ·装载后残余振动对加速提升钢丝绳张力的影响第87-93页
     ·箕斗加速上升振动控制方程第87-89页
     ·提升钢丝绳动张力及最优延迟时间第89-93页
   ·无定量斗状态下箕斗定重装载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第93-99页
     ·研究定重装载设备的意义第93-94页
     ·装载振动模型第94-95页
     ·实例分析第95-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4 罐笼装载过程提升钢丝绳冲击动力学行为研究第101-131页
   ·引言第101-102页
   ·荷载进出罐笼过程提升钢丝绳冲击动力学行为第102-109页
     ·摇台搭接第102-105页
     ·弹性承接装置承接第105-109页
   ·罐笼承接过程冲击动力学行为第109-122页
     ·承接冲击振动控制方程建立及求解第109-115页
     ·罐笼承接动态性能评估方法研究第115-122页
   ·罐笼承接系统研究第122-130页
     ·基于弹性承接装置的中大型荷载进出罐承接系统第122-126页
     ·基于托罐锁罐装置的超大型荷载进出罐承接系统第126-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5 提升钢丝绳股和钢丝在装载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第131-153页
   ·引言第131页
   ·股的力学特性及其线性化刚度系数第131-136页
     ·螺旋钢丝力学特性第131-134页
     ·股的线性化刚度系数第134-136页
     ·股的等效泊松比第136页
   ·绳的线性化刚度系数第136-144页
     ·考虑绳芯纤维挤压变形特性第136-142页
     ·忽略绳芯纤维挤压变形特性第142页
     ·实例分析第142-144页
   ·装载过程中股和钢丝应变和挠曲率第144-147页
     ·轴向应变和单位长度扭转角第144页
     ·股及钢丝的挠曲率第144-147页
   ·装载过程中股和钢丝的应力分析第147-151页
     ·股的拉伸、弯曲和扭转应力第147-148页
     ·钢丝拉伸、弯曲和扭转应力第148页
     ·钢丝表面接触应力第148-149页
     ·主应力第149-150页
     ·相当应力第150页
     ·疲劳强度评估第150-151页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53-156页
   ·主要结论第153-154页
   ·研究展望第154-155页
   ·主要创新点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4页
附录第164-176页
 附录1第164-166页
 附录2第166-167页
 附录3第167-170页
 附录4第170-171页
 附录5第171-172页
 附录6第172-176页
作者简历第176-17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让压支护机理研究
下一篇:煤中有害元素直接液化迁移行为及其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