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转型视野下我国的政务信息化建设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论文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政务信息化与政务管理转型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2章 政府的管理转型与信息化管理 | 第17-28页 |
·我国政府转型概况 | 第17-20页 |
·转型模式 | 第18-19页 |
·转型方向 | 第19-20页 |
·政府部门管理信息的处置 | 第20-24页 |
·管理信息的公开 | 第20-22页 |
·管理信息的使用 | 第22-23页 |
·管理信息中的文件利用 | 第23-24页 |
·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与体制 | 第24-28页 |
·信息化管理机构的模式 | 第24-26页 |
·信息化管理体制的类型 | 第26页 |
·信息化管理实施的条件 | 第26-28页 |
第3章 政府管理创新与政务信息化建设互动 | 第28-40页 |
·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与平台 | 第28-32页 |
·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型分析 | 第28-29页 |
·政府管理创新的指导功能 | 第29-30页 |
·政务信息化的助推层面 | 第30-32页 |
·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走向 | 第32-35页 |
·政府信息服务 | 第32-33页 |
·政府采购信息化 | 第33-34页 |
·政府服务信息化 | 第34页 |
·政府机关与公众沟通信息化 | 第34页 |
·行政机构再造 | 第34-35页 |
·政务信息化的推进方式 | 第35-37页 |
·政务现代化与信息化并举模式 | 第35-36页 |
·适合国情的政务信息化形态 | 第36页 |
·面向社会的政务信息化体系 | 第36-37页 |
·政务信息化的建设要素 | 第37-40页 |
·软环境建设 | 第37-38页 |
·信息网建设 | 第38-39页 |
·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第4章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0-50页 |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第40-42页 |
·发展阶段 | 第40-41页 |
·发展成效 | 第41页 |
·发展战略 | 第41-42页 |
·网络民主的影响与我国政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 第42-45页 |
·高层往下从约见网友到落实网意 | 第43-44页 |
·民间往上"决策预热"与"反馈修正" | 第44页 |
·网络已成官民互动新平台 | 第44-45页 |
·"网络执政"的土壤已形成 | 第45页 |
·案例分析:上饶市政府全力推进信息化 | 第45-48页 |
·强化宏观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 | 第45-46页 |
·夯实"三大基础",推进电子政务 | 第46-47页 |
·支持企业参与,推进农村和企业信息化 | 第47-48页 |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政务信息化研究滞后 | 第48页 |
·缺乏统一的实施规划和技术标准 | 第48-49页 |
·信息安全是"瓶颈" | 第49页 |
·整体立法滞后 | 第49页 |
·基础条件比较落后 | 第49-50页 |
第5章 完善政府管理转型下我国政务信息化的思考 | 第50-61页 |
·政务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 第50-51页 |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服务研究 | 第51-54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52页 |
·服务质量研究 | 第52-54页 |
·我国政务信息的公开机制 | 第54-57页 |
·国外信息公开法则的主要内容 | 第54-55页 |
·我国信息公开机制的构建思路 | 第55-57页 |
·完善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对策 | 第57-61页 |
·技术支撑层面的对策 | 第57-58页 |
·政策完善层面的对策 | 第58页 |
·管理创新层面的对策 | 第58-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