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公路的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基础理论 | 第15-18页 |
·旅游系统理论 | 第15页 |
·点-轴系统理论 | 第15-16页 |
·旅游区位论 | 第16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6-17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7-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旅游交通 | 第18-19页 |
·旅游目的地 | 第19-20页 |
·旅游空间结构 | 第20-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GIS 技术 | 第21-23页 |
·GIS 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选取的软件平台 | 第22-23页 |
·平台简介 | 第22页 |
·基本功能 | 第22-23页 |
·基础数据源 | 第23-26页 |
·山东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山东省高速公路中长期规划 | 第25-26页 |
·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第26-27页 |
·GIS 分析 | 第27-29页 |
4 高速公路对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29-59页 |
·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29-42页 |
·旅游地空间结构 | 第30-35页 |
·旅游地资源空间分布概况 | 第30-32页 |
·旅游地空间分布差异 | 第32-33页 |
·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现有高速公路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35-39页 |
·与旅游景区关系 | 第35-36页 |
·对旅游景区可达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地域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规划期高速公路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39-42页 |
·与旅游景区关系 | 第39页 |
·对旅游景区可达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地域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对旅游客流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42-49页 |
·旅游客流空间结构 | 第42-47页 |
·客流源区域 | 第42-45页 |
·客流汇区域 | 第45-47页 |
·现有高速公路对旅游客流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47-49页 |
·规划期高速公路对旅游客流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49页 |
·对旅游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49-57页 |
·旅游交通空间结构 | 第50-52页 |
·现有高速公路对旅游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52-54页 |
·规划期高速公路对旅游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54-57页 |
·区域可达性提高 | 第54-56页 |
·运输方式空间联系更加紧密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现有高速公路布局与旅游空间结构 | 第57-58页 |
·规划期高速公路布局与旅游空间结构 | 第58-59页 |
5 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 第59-64页 |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优势 | 第59-60页 |
·宣传旅游地信息 | 第59-60页 |
·疏导客流 | 第60页 |
·优化旅游线路,缩小地区差异 | 第60-61页 |
·促进“两极两带四区”全面协调发展 | 第61-62页 |
·细分客源市场,开展针对性促销 | 第62-63页 |
·设计高速公路专项旅游产品项目 | 第63-64页 |
6 结语 | 第64-66页 |
注释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课题目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