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黄炎培及其“农村改进”理论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 第8-9页 |
·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之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关于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特殊内涵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主要思想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实践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当代意义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阐释 | 第17-23页 |
·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产生 | 第17-18页 |
·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的内容 | 第18-23页 |
·先富后教,“富-教-政”合一 | 第18-20页 |
·减少普教与职教的差别,以学校组织社会 | 第20页 |
·拓展职业教育,让农村教育回归农村生活 | 第20-21页 |
·划区施教、求同存异 | 第21-23页 |
第3章 黄炎培农村改进实验及成效 | 第23-28页 |
·黄炎培的农村改进实验 | 第23-25页 |
·农村改进实验区的目的 | 第23-24页 |
·农村改进实验区的组织机构 | 第24页 |
·农村改进实验区的工作内容 | 第24-25页 |
·黄炎培的农村改进实验成效及评价 | 第25-28页 |
·改进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集体事业发展 | 第25页 |
·推广农业技术,农民生活有所富裕 | 第25-26页 |
·普及了文化教育,唤起了民众觉悟 | 第26-28页 |
第4章 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意义 | 第28-36页 |
·关注“三农”——让农村教育为农村服务 | 第28-30页 |
·富教合一——让农村学校成为农村学习型组织基地 | 第30-31页 |
·普教与职教互融——让农村教育回归农村生活 | 第31-32页 |
·和而不同——让农村教育在差异中发展 | 第32-33页 |
·实施“温暖工程”——建立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的补偿机制 | 第33-35页 |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