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言词证据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刑事言词证据概述 | 第15-21页 |
| ·刑事言词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6页 |
| ·言词证据的概念 | 第15-16页 |
| ·刑事言词证据的特点 | 第16页 |
| ·刑事言词证据的范围界定 | 第16-20页 |
| ·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分析 | 第17-18页 |
| ·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属性分析 | 第18页 |
| ·被告人归案经过材料的证据属性分析 | 第18-19页 |
| ·辨认笔录的证据属性分析 | 第19-20页 |
| ·刑事言词证据的诉讼功能 | 第20-21页 |
| 第3章 域外刑事言词证据的法律规制考察 | 第21-32页 |
| ·直接言词原则 | 第21-24页 |
| ·直接言词原则的含义 | 第21-22页 |
| ·对直接言词原则的域外法考察 | 第22-23页 |
| ·直接言词原则的价值 | 第23-24页 |
| ·刑事言词证据的基本规则 | 第24-32页 |
| ·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 第24-27页 |
| ·自白补强规则 | 第27-29页 |
| ·意见证据规则 | 第29-32页 |
| 第4章 我国刑事言词证据制度的法律完善 | 第32-47页 |
| ·确立直接言词原则 | 第32-37页 |
| ·我国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现状 | 第32-34页 |
| ·构建我国直接言词原则的具体设想 | 第34-37页 |
| ·完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 第37-41页 |
| ·我国适用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现状 | 第37-38页 |
| ·完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分析 | 第38-39页 |
| ·完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设想 | 第39-41页 |
| ·完善自白补强规则 | 第41-46页 |
| ·我国适用自白补强规则的现状 | 第41页 |
| ·完善我国自白补强规则的具体设想 | 第41-46页 |
| ·建立意见证据规则 | 第46-47页 |
| ·我国适用意见证据规则的现状 | 第46页 |
| ·我国意见证据规则的构建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