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产业集群中FDI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选题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14-18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创新点和不足第15-17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8-23页
     ·FDI溢出效应第18-19页
     ·技术转移、转让和溢出第19-20页
     ·产业链与产业关联第20-21页
     ·产业集群第21-2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3-40页
 第一节 基于技术溢出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回顾第23-28页
     ·以贸易学说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23-26页
     ·以FDI对东道国经济影响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26-28页
 第二节 FDI溢出效应研究回顾第28-38页
     ·有关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研究第28-30页
     ·有关FDI行业间溢出效应的研究第30-37页
     ·对目前文献的简单总结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溢出效应理论分析第40-71页
 第一节 FDI溢出效应的分类与途径第40-50页
     ·FDI溢出效应的分类与特点第40-43页
     ·FDI溢出效应的发生途径第43-50页
 第二节 产业集群内FDI技术溢出第50-54页
     ·产业集群内FDI技术溢出的决定因素第50-53页
     ·产业集群促进FDI技术溢出第53-54页
 第三节 FDI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第54-60页
     ·建立模型第54-55页
     ·理论模型分析第55-60页
 第四节 市场结构对FDI行业间溢出影响的理论分析第60-69页
     ·市场结构对FDI行业间溢出影响的理论研究回顾第60-61页
     ·市场结构对FDI后向溢出影响的理论分析第61-65页
     ·市场结构对FDI前向溢出影响的理论分析第65-69页
     ·结论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概况第71-91页
 第一节 中国引资现状第71-78页
     ·“市场换技术”战略第71-72页
     ·我国利用外资概况第72-73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第73-74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第74-76页
     ·制造业利用外资概况第76-78页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概况第78-90页
     ·长三角地区的界定第78-79页
     ·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概况第79-83页
     ·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特点第83-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五章 FDI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存在性检验第91-121页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设定第91-98页
     ·数据来源及选取第91-95页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第95-98页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和估计方法第98-112页
     ·面板数据模型第98-103页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第103-109页
     ·模型估计中的有偏性第109-112页
 第三节 FDI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的存在性检验第112-120页
     ·存在性检验第112-113页
     ·溢出途径检验—Malmquist指数法第113-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六章 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121-146页
 第一节 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121-127页
     ·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研究回顾第121页
     ·FDI溢出效应各种影响因素第121-127页
 第二节 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127-145页
     ·技术差距第128-132页
     ·外资企业市场导向第132-135页
     ·外资参与程度第135-140页
     ·FDI来源国第140-142页
     ·市场结构第142-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46-152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146-147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147-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4页
附表第164-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中国(1978-2007年)有效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论分析
下一篇:转型期中国地下经济的评估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