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5页 |
|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第18-19页 |
|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系统组成 | 第19-20页 |
| ·工作原理 | 第20页 |
|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20-21页 |
|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21-22页 |
| ·电源设计 | 第22-23页 |
| ·存储器设计 | 第23-25页 |
| ·K9F1208U0M 与Atmega128 接口设计 | 第23-24页 |
| ·引脚功能 | 第24-25页 |
| 3 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 | 第25-51页 |
| ·心电信号的检测 | 第25-37页 |
| ·输入保护电路 | 第26-27页 |
| ·前置放大电路 | 第27-30页 |
| ·右腿驱动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 ·低通滤波器 | 第31-33页 |
| ·高通滤波器 | 第33-34页 |
| ·50Hz 陷波器的设计 | 第34-36页 |
| ·后级放大电路 | 第36页 |
| ·电极脱落和心电信号异常报警电路 | 第36-37页 |
| ·呼吸信号的检测 | 第37-41页 |
| ·激励源模块的设计 | 第39-40页 |
| ·前置放大电路 | 第40页 |
| ·解调电路 | 第40-41页 |
| ·放大滤波电路 | 第41页 |
| ·计算呼吸频率 | 第41页 |
| ·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 第41-47页 |
| ·测量所用波长的选择 | 第43-44页 |
| ·血氧探头驱动模块 | 第44-45页 |
| ·驱动信号时序 | 第45-46页 |
| ·指端光电采样 | 第46-47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7页 |
| ·体温的检测 | 第47-51页 |
| ·D518820 内部结构 | 第48-49页 |
| ·D518820 测温原理 | 第49页 |
| ·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测温子程序部分程序代码 | 第50-51页 |
| 4 生理信号预处理 | 第51-57页 |
| ·基线漂移抑制 | 第52-53页 |
| ·工频干扰抑制 | 第53-56页 |
| ·高频噪声抑制 | 第56-57页 |
| 5 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 第57-62页 |
| ·无线通讯模块的选择 | 第57页 |
| ·无线收发模块PTR8000 的应用设计 | 第57-62页 |
| ·工作模式 | 第59页 |
| ·ShockBurstTM 模式 | 第59-62页 |
| 6 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2-75页 |
| ·监护终端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63-68页 |
| ·数据采集部分设计 | 第63-64页 |
| ·监护终端收发模块 | 第64-65页 |
| ·监护中心收发模块 | 第65-66页 |
| ·部分程序源代码 | 第66-68页 |
| ·上位机软件编程 | 第68-75页 |
| ·串行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68-70页 |
| ·主界面设计 | 第70-71页 |
| ·信号处理功能模块选择 | 第71-72页 |
| ·波形、数据显示 | 第72-73页 |
| ·参数选择与设置功能 | 第73-75页 |
| 7 结束语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作者个人简历 | 第80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