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聚变堆包层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聚变能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聚变堆包层概述 | 第13-14页 |
·聚变堆固态包层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超临界水冷包层介绍 | 第22-28页 |
·超临界水简介 | 第22-23页 |
·超临界水冷包层简介 | 第23-24页 |
·结构材料和增殖剂简介 | 第24-2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一壁结构 | 第28-29页 |
·增殖区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数值传热学和有限元分析原理及软件介绍 | 第30-52页 |
·数值传热学基础 | 第30-36页 |
·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30-32页 |
·数值传热学中常用数值方法简介 | 第32-34页 |
·湍流模型的分类及数值模拟方法 | 第34-36页 |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介绍 | 第36-40页 |
·通用CFD 软件介绍 | 第36-38页 |
·CFX 中的湍流模型 | 第38-40页 |
·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40-43页 |
·计算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 | 第40-41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 第41-42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42-43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43-46页 |
·ANSYS 介绍 | 第44页 |
·ANSYS 的组成 | 第44-46页 |
·流固耦合原理 | 第46-50页 |
·耦合场分析的定义和类型 | 第46-47页 |
·载荷传递 | 第47-50页 |
·流固耦合在具体操作中的实现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第一壁对流换热及应力分析 | 第52-76页 |
·第一壁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第52-58页 |
·网格敏感性分析 | 第52-54页 |
·几何建模及边界条件 | 第54-56页 |
·CFX 和SIMULATION 中的网格划分 | 第56-58页 |
·针对日本研究机构设计流道和冷却方案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CFX 与SIMULATION 模块之间载荷传递精确性分析 | 第58-5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不同湍流模型下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62-64页 |
·不同冷却方案下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64-66页 |
·不同流道下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66-74页 |
·改变流道圆角半径 | 第66-68页 |
·改变流道截面积 | 第68-69页 |
·改变流道中心距 | 第69-71页 |
·圆形截面流道 | 第71-72页 |
·第一壁结构优化设计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增殖区冷却通道混合对流换热分析 | 第76-95页 |
·增殖区建模及网格划分 | 第76-78页 |
·数值模拟中的参数设置 | 第78-79页 |
·流量对通道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分析 | 第79-86页 |
·不同流向下浮升力对混合对流换热的影响分析 | 第86-93页 |
·100%G_0下Nu 沿程分布 | 第86-89页 |
·75%G_0下Nu 沿程分布 | 第89-91页 |
·50%G_0下Nu 沿程分布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95-97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5-96页 |
·论文创新点说明 | 第96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