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研究背景及缘起 | 第13-14页 |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研究提供了课题来源及基础资料 | 第13页 |
| ·长期以来对登记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力 | 第13-14页 |
| ·浦东新区是具有代表性的区域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4-16页 |
| ·释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价值认知方面 | 第16-17页 |
| ·价值判定方面 | 第17-19页 |
| ·保护制度方面 | 第19-20页 |
| ·干预方式研究 | 第20-21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基础资料方面 | 第21页 |
| ·论研究方面 | 第21页 |
| ·实践应用方面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实地调研 | 第22页 |
| ·文献探究 | 第22-23页 |
| ·对比研究 | 第23页 |
| ·学科交叉研究 | 第23页 |
| ·研究框架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浦东新区登记历史建筑特征 | 第26-42页 |
| ·浦东新区基础资料 | 第26-27页 |
| ·浦东新区登记历史建筑基本特征 | 第27-33页 |
| ·类型特征 | 第27-28页 |
| ·年代特征 | 第28页 |
| ·价值特征 | 第28-31页 |
| ·地域分布特征 | 第31-33页 |
| ·浦东新区登记历史建筑具体特征 | 第33-36页 |
| ·总体布局 | 第33-34页 |
| ·结构形式 | 第34页 |
| ·材料 | 第34页 |
| ·造型色彩 | 第34-35页 |
| ·细部及装饰 | 第35-36页 |
| ·登记历史建筑现状问题 | 第36-40页 |
| ·破坏情况严重 | 第36-39页 |
| ·缺乏政策支持 | 第39-40页 |
| ·缺乏理论支持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价值评价研究 | 第42-68页 |
| ·价值因素的确定 | 第42-50页 |
| ·英国登录历史建筑的标准 | 第42-43页 |
| ·我国《文物保护法》中的文物价值组成 | 第43页 |
| ·价值因素的归纳 | 第43-50页 |
| ·评价方法的确立 | 第50-61页 |
| ·评价原则 | 第50-52页 |
| ·评价标准 | 第52-53页 |
| ·评价案例 | 第53-58页 |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8-61页 |
| ·不同等级历史建筑的特征 | 第61-66页 |
| ·Ⅰ级登记历史建筑 | 第61-63页 |
| ·Ⅱ级登记历史建筑 | 第63-64页 |
| ·Ⅲ级登记历史建筑 | 第64-65页 |
| ·Ⅳ级登记历史建筑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干预策略的制定 | 第68-84页 |
| ·登记历史建筑保护的目标与意义 | 第68-69页 |
| ·登记历史建筑干预的原则 | 第69-70页 |
| ·分级保护原则 | 第69页 |
| ·真实性原则 | 第69页 |
| ·完整性原则 | 第69-70页 |
| ·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70-72页 |
| ·保养维护 | 第70页 |
| ·修复 | 第70-71页 |
| ·迁建及复建 | 第71页 |
| ·环境修整 | 第71-72页 |
| ·历史建筑利用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72-74页 |
| ·功能的设定 | 第72-73页 |
| ·相关基础设施的增加 | 第73页 |
| ·建筑形态的变更 | 第73-74页 |
| ·对相关信息的保留 | 第74页 |
| ·不同级别登记历史建筑的干预策略 | 第74-83页 |
| ·对Ⅰ级历史建筑的干预策略 | 第76-78页 |
| ·对Ⅱ级历史建筑的干预策略 | 第78-80页 |
| ·对Ⅲ级历史建筑的干预策略 | 第80-81页 |
| ·对Ⅳ级历史建筑的干预策略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相关实践研究 | 第84-106页 |
| ·凌桥谢宅 | 第84-91页 |
| ·基础资料 | 第85-86页 |
| ·价值评价 | 第86-90页 |
| ·干预策略 | 第90-91页 |
| ·耀皮玻璃厂工业遗存 | 第91-105页 |
| ·基础资料 | 第91-95页 |
| ·价值评价 | 第95-103页 |
| ·干预策略 | 第103-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106-10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6-10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 附录 | 第109-120页 |
| 附录一 调研历史建筑基本信息 | 第109-116页 |
| 附录二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研表 | 第116-119页 |
| 附录三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表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