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缩写词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意义 | 第14页 |
·渗透调节物质在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植物体胚发生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 | 第15-16页 |
·SERK 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及其在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研究中的作用 | 第17-20页 |
·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 第17-18页 |
·荧光定量PCR 主要原理 | 第17-18页 |
·分类 | 第18页 |
·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3 金花茶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种胚的离体培养 | 第20页 |
·芽苗增殖和生根培养 | 第20页 |
·体胚发生的诱导和培养成苗 | 第20-21页 |
·金花茶的体胚发生 | 第20-21页 |
·花状子叶胚的发生 | 第21页 |
4 本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金花茶花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生的调控 | 第23-37页 |
第一节 金花茶花药胚性愈伤组织培养 | 第23-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接种材料 | 第23-24页 |
·培养方法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不同消毒时间对金花茶花药污染和死亡的影响 | 第24页 |
·低温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4-25页 |
·激素对金花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5-26页 |
·激素对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花药采集时间对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 | 第26页 |
·低温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 | 第26-27页 |
·激素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 | 第27页 |
·激素对花药愈伤组织分化成体细胞的作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金花茶体胚同步化材料的培养 | 第28-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接种材料 | 第28页 |
·培养方法 | 第28页 |
·金花茶体胚的继代与增殖 | 第28页 |
·花状多子叶胚的继代与增殖 | 第28页 |
·金花茶离体苗的继代与增殖 | 第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金花茶体胚的继代与增殖 | 第28-29页 |
·金花茶球形胚、心形胚同步化材料的培养 | 第29页 |
·金花茶子叶胚和成熟胚同步化材料的培养 | 第29页 |
·金花茶离体再生苗的继代与增殖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页 |
第三节 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发生的调控 | 第30-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材料 | 第31页 |
·培养方法 | 第31-32页 |
·不同甜菜碱浓度对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诱导 | 第31页 |
·不同浓度PEG6000 对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诱导 | 第31-32页 |
·激素对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诱导 | 第32页 |
·培养条件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甜菜碱对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诱导影响 | 第32-33页 |
·PEG6000 对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诱导影响 | 第33-34页 |
·激素对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诱导影响 | 第34-35页 |
·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的继代和增殖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甜菜碱在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诱导中的作用 | 第35页 |
·PEG6000 在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诱导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激素在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诱导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金花茶体胚SERK 基因克隆 | 第37-50页 |
第一节 金花茶体胚RNA 的提取 | 第37-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供试材料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38页 |
·Trizol 提取法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页 |
第二节 金花茶SERK 基因cDNA 序列的获得和序列分析 | 第39-50页 |
1 材料和试剂 | 第39-43页 |
·供试材料 | 第39-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3页 |
·SERK 基因保守区克隆 | 第40-41页 |
·SERK 基因 3’race 的克隆 | 第41-42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42-43页 |
·PCR 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43页 |
·序列测定 | 第43页 |
·序列比较 | 第43页 |
·序列拼接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金花茶体胚 SERK 基因的保守区克隆 | 第43-44页 |
·金花茶体胚SERK 基因的cDNA 的3′RACE 克隆结果 | 第44-45页 |
·金花茶体胚SERK 基因的cDNA 序列拼接结果 | 第45-46页 |
·金花茶SERK 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 第46页 |
·金花茶SERK 基因序列分析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 第46-48页 |
·金花茶体胚SERK 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SERK 基因在体胚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 第49页 |
·金花茶SERK 基因cDNA 序列获得的意义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SERK 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50-6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材料 | 第5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总RNA 提取和cDNA 合成 | 第50-51页 |
·引物设计 | 第5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条件优化和实时定量分析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培养物总RNA 提取 | 第52页 |
·荧光实时PCR 扩增参照基因和SERK 基因的参数分析 | 第52-57页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52-55页 |
·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SERK 基因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第55-57页 |
·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SERK 基因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70-77页 |
附录 | 第77-93页 |
致谢 | 第93页 |